財富: 兩個知識點
1)劉潤22日得到直播講到的:杠桿 。我們可以買賣的是時間, ?想獲取 更大的財富 ?= ?時間 * 杠桿 ?。
杠桿的三個方式:
專業:提高個人的單位時間價值。
團隊:不再簡單的把自己當做一個專業人來使用,轉換身份成為管理者來提升個人價值,利用團隊的力量一起做事。
資本:有了對商業、對人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人脈的積累,將錢投給合適的人和項目賺取財富。
2)羅胖22日羅輯思維:概率權。 富人思維是把每一個具體的選擇抽象為概率,只要概率上有優勢,有勝算,就會一直下注。窮人思維傾向于拿到確定的東西,他不要概率權。
比如,富人思維覺得大城市比小城市找到發展機會的概率大,就會向大城市流動,而不會考慮眼下的一點小損失;判斷新興行業的機會比較大,就會找機會往新興行業去就業,而不會在意每個月幾百塊的工資損失;判斷在創業公司有可能拿到股票和期權,他們就會去創業公司求職,而不會考慮萬一這家公司上不了市怎么辦;他們覺得多學一點技能,未來可能有用,就不會在乎現在的一點金錢和時間付出。就這樣一直下注的人,勝出的機會反而會大很多。
家庭:三個知識點
1)李老師在21日的專欄回答家庭關系矛盾時講到:“大部份誤解的根源是--我給他的,不是他想要的。我們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一廂情愿。只要我覺得對方需要這個,那他就必須要接受,否則就是對我的辜負。”對這句話很有共鳴,我曾有類似的一個感悟:給他想要的,而不是你認為對的。當然這句是不嚴謹的。
我是經常犯這個錯誤的,在日常生活與女兒的相處當中,總是認為女兒是幼小的,身份是不對等的,我所做的是好的是對的。想想有兩點不足:一是我不一定對,比如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先耐心勸說,情感引導是對的,可是當孩子仍然任性就是不聽哭鬧,我往往控制不住情緒,直接單方面無視孩子的拒絕,強迫女兒服從自己就是不對的。因為其實這并沒有真正做到站在女兒角度考慮問題,也是自己缺少方法引導女兒的無能表現。二是幫她做事情,盡管我懂得應該培養她自立的道理,可實際生活當中就是不自覺幫她做事,心非常的軟,不想讓她吃苦。這應該是我的心理問題,覺得自己吃的苦多吧。這不正是以愛的名義,滿足了自己卻害了女兒嗎!
2)Dr.魏的專欄15日有這么一個知識點:為什么孩子會動不動就哭鬧呢?其實是因為他的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就是管情緒喚起的那部分要比管理智的那部分發育快得多。我們成年人,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會用自己的理智來調節。但孩子不一樣,他的理智腦要到20歲以后才完全成熟,當他情緒上來時,他的理智腦管不住,沒法跟自己的情緒腦說道理,也就沒法抑制一陣陣的沖動,就容易發怒了。所以,孩子發脾氣時,不是她不懂事,而是她大腦還沒有發育到那個階段。這時候你怪孩子不講道理,就跟怪孩子為什么不能一出生就會自己穿衣吃飯走路一樣,其實是你自己不講道理。情緒管理是個過程,而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生理發展過程,給他們耐心,并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幫他們引導情緒。
3)郝廣才23日今天的故事《伍爾夫與倫納德:問情深幾許》有一句話:“愛情要問的不是真不真,而是問情深不深。有些感情是確實是真的。但如果太淺,一下就踩到底了。”這句話,狠狠的踢了我一腳,讓自己的對感情的理解清晰了很多。
學習:一個知識點
訂閱了劉潤《5分鐘商學院》。22日晚劉潤在得到直播,是個人感覺最好的一次直播。所講的內容比預想的要實用。同時劉潤有一種精神非常讓人尊敬--每天花5小時以上準備的2萬字講義素材,壓縮到3千字再精減到2千字,以制作成5分鐘左右的音頻,目的是:以自己的努力,給訂閱者每天節省一部份時間*總訂閱人數*年,通過累計節省的大量國民總時間為社會創造了更多價值。
記錄一個自己非常欠缺的學習內容:增強戰略思維的方法
劉潤在直播講到,老板究竟強在哪里?戰略!——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商業模式、打法,所以他是老板。可以從兩方面培養這種能力:
系統化思考能力:包括關聯思考問題、整體思考問題、動態思考問題——有規律性的認知事物的能力,不能只看一個點,不能只關注一件事情的本質,而是因果循環在時間軸上的預期結果。
多多存儲因果律:在心中存儲很多的因果關系,再加上系統性的思維,你就機會在任何一個可能性的結果出現之后,具有一個真正的歸一能力。這就是一種獨立的戰略思考能力,就有機會擁有上帝視角,平等跟更高層次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