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最適合的是冬天。在下雪的日子,和朋友或者家人聚在一起,大家齊齊動手,擇菜洗菜,然后慢慢下鍋品嘗,即使沒有酒,在濃濃的熱氣中,也能產生一種“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氛圍。
若是同學朋友在一起吃火鍋,少不了搶著吃肉,大家一番打鬧,快樂的氣氛又多了一分;若是和長輩在一起吃火鍋,免不了拘謹謙讓,但是隨著時間的進行,長輩晚輩的身份也就漸漸放下,話也多了起來,就仿佛有人喝醉了酒,話也就格外多一樣。然而就是因為火鍋有著這樣的功效,反而使火鍋成為最不適合一個人享用的美食。一個人的時候,便沒有好好吃飯的興味,總想著湊合一下,隨隨便便收拾一頓飯,填飽肚子就行了。一個人去火鍋店,總是顯得很凄涼。尤其是在拿菜的時候,總是要擔心服務員會把自己的桌子收拾掉。這樣一來,免不了戰戰兢兢,擔驚受怕,拿菜的時候總想著“快一點”,結果找不到自己喜歡的,簡單拿一點就去湊合吃了,反而讓自己更加糟心,得不償失。再看看別人,三五成群,說說笑笑,簡直是對于獨身吃火鍋的人無聲的嘲諷,內心強大的還好,如果多愁善感一點的人,早是“火鍋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了。
寒假在家的時候,最喜歡的莫過于吃火鍋。家里吃火鍋好的一點在于可以不惜成本地去做火鍋。首先便是要熬一大鍋骨頭湯,雖說不上是什么昂貴的湯料,但是滿足家人朋友的胃口也已經足夠了。湯里的調料并不需要太重,太重反而會奪了火鍋底料的味道。然后就是諸多菜品。肉是必需品,無論是什么富含蛋白的東西,也抵不上肉獨特的味道。最喜歡的還有就是凍豆腐。提前幾天把豆腐凍在冰箱里,要吃的時候拿出來。不過豆腐凍硬之后,拿出來不好切,還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微小的冰粒把豆腐撐的開開的,下到鍋里,一會兒,火鍋的湯料便充滿了微孔,咬下去,湯水就輕輕濺出來,讓人舒適無比。還有豆腐皮、腐竹,豆制品都很是勁道。至于青菜,有時候會吸油,整個蔬菜變得油膩膩,锃光油亮,蔬菜的纖維則充盈著湯水,雖然并不多,但是足以讓青菜變得風味十足。然而我最愛的是土豆和山藥。未曾洗干凈的土豆和山藥仿佛是邋遢的蠻漢子,一臉的黢黑泥巴,有時候甚至有深深的斑痕。但是一旦洗干凈削了皮,就像換了一個樣子一樣,白白凈凈的如同富戶家白胖的少爺。切土豆的時候,很有一種奇妙的快感,“噌噌”的聲音很是讓人舒服;至于山藥,就有著很大的不同,黏黏的汁液一層覆蓋在上面,滑不溜手。它時時刻刻想著逃出人的手心,但是還是免不了一刀一刀變成片兒。土豆和山藥有著奇妙的互補的關系。土豆不能煮的時間太長,否則很容易變得特別綿軟,有時候甚至還不如豆腐有韌性,輕輕用筷子一戳,便支離破碎,消失在火鍋里面了。不過綿軟也有綿軟的好處,家里的老人還是很喜歡這種入口即化的東西。至于山藥,比不得土豆。山藥似乎是無論煮多久都是脆脆的,但是咬一口“咔嚓”一下子就斷開了。獨特的清香裹挾著火鍋湯料的味道一起涌入喉嚨,在寒冷的冬天,足以讓人忘記寒冷的天氣。
只是火鍋雖好,卻也傷腸胃。火鍋若是不辣,味道先就減去了三分;但是這辣味,卻也足以像火一樣灼傷人的腸胃,因而還是不宜常吃。偶爾和三五同學吃一頓,解解饞還是不錯的。吃得太多,反而容易吃傷身體,甚至于吃膩歪了,倒是真的得不償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