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三定律
1. 別讓我思考:不言而喻、一目了然、自我解釋
如果你不能做到讓一個頁面不言而喻,那么至少應該讓它自我解釋
2. 點擊多少次都沒關系,只要每次點擊都是無需思考、明確無誤的選擇
常規法則:三次無須思考、明確無誤的點擊相當于一次需要思考的點擊
3. 去掉每個頁面上一半的文字,然后把剩余的文字再去掉一半
簡潔勝過一切,打破一致性,而得到高度簡介清楚的效果,那么果斷選擇簡潔
可用性定義
1. 有用:能否幫助人們完成一些必須的事務?
2. 可學習:人們能否明白如何使用它
3. 可記憶:人們每次使用的時候,是否需要重新學習
4. 有效:它們能完成任務嗎?
5. 高效:它們是否只需花費適當的時間和努力就能完成任務?
6. 合乎期望:是人們想要的嗎?
7. 令人愉悅:人們使用的時候覺得有意思甚至很好玩嗎?
讓一個有著平均水平和經驗的人(甚至稍低于平均水平)能弄明白如何使用它(這說明它是可學習的)去完成某個任務(有效的),而不會遇到不必要的麻煩(高效的)。
人們實際使用Web
1. 不是閱讀,而是掃面
2. 不作最佳選擇,而是滿意即可
3. 不是追根究底,而是勉強應付
建議:頁面有層次性,讓用戶快速理解,減少用戶思考
進入一個全新網站時,我們會想什么
1. 這是什么網站2. 網站上有些什么
3. 我能在這里做什么
4. 為什么我應該在這里,而不是別的什么地方
5. 從哪里開始
設計網站時,在很多情況下,不管怎樣,你需要滿足專家同樣要滿足新手
如何進行可用性測試:
1. 應該多久進行一次測試
2. 應該測試多少用戶
3. 怎樣選擇測試參與者
4. 怎樣找到測試參與者
5. 在哪里測試
6. 應該由誰來引導測試
7. 誰應該進行測試
8. 測試什么,什么時候測試
9. 怎樣選擇測試任務
10. 測試過程中會發生什么
移動應用建議
1. 管理屏幕空間的挑戰不應該以犧牲可用性為代價
2. 要讓提示有效工作,就需要引起用戶注意
3. 提示是最不應該隱藏的部分
讓人快樂的應用通常來自和某個人們希望能實現但是沒想過真的能實現的想法的結合,再加上一個明朗的想法,使用某些新技術類完成它的。
其他建議:
1. 不要使用小而對比不強的字體
2. 不要把標簽放到表單的字段里面
3. 保留訪問過的鏈接和為訪問過的鏈接之間的區別
4. 不要讓標題漂浮在段落之間
最后的最后
用心做正確的事,為用戶考慮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