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與討論
在情緒的釋放中學會自我療愈,同時也會接觸到每天左右自己的思想,探尋它們形成的原因并對其進行“健康檢查”,看一看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負重前行”。
思考:
對于婚內出軌這件事你怎么看?你是不是也是心疼馬伊琍,心疼王寶強,心疼佟麗婭,心疼謝杏芳大軍中的一員,面對同樣的愛人出軌事件,思考一下這幾位公眾人物發泄情緒和處理事件的方式有怎樣的異同?如果你的愛人出軌,你成為被周圍人心疼的對象時你又會怎么面對這件事情,怎么處理自己極度復雜的情緒?
想一下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把他們列在一張紙上,挑選出那些從小到大一直跟隨著自己的評價,例如:你是一個乖巧的女孩。面對這個評價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完全沒有叛逆的一面,生活中有沒有那么幾個瞬間特別想反抗,想做叛逆的事情,想成為一個有個性的酷女孩?如果有,你覺得哪個才是真實的你?你覺得是自己生來乖巧還是“乖巧”這個詞限定了自己?
情緒的爆發與療愈
“我看見我在尋求被背叛和被欺騙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全意地接納這種感受,并且放下對它的需要”
受苦有兩種,一種是無知、無明的受苦,就是任由潛意識操控,同時不停地抱怨抗拒痛苦,這種受苦無法讓人成長;另一種是有知覺的受苦,當痛苦向你迎面襲來,你不逃避、不拒絕也不批判,直面應對,激發出它擠壓多年的最原始的能量,然后以全然的愛去接納它、經歷它。這樣的受苦才是幫助你走出人生模式、茁壯成長的契機。
不要抗拒和壓抑憤怒的情緒,讓它蘊含的能量自然地發泄出來,不要多想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經歷它,以愛的方式接納這壓抑了的憤怒和悲傷。
壓抑多年的情感如同黑暗的能量,唯有攜愛的覺知之光才能將其驅除。
“臣服是你唯一的選擇,這臣服不是對人,而是對本然(what is),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臣服。”
“事情已經發生,不接受也改變不了他們傷害你的事實,所以你現在必須要在情緒上接納這件事情的發生。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處理這件事,如何處理你和傷害制造者的關系,原諒還是分道揚鑣總要做個取舍,但無論做何選擇,切記事實最大,必須臣服它。”
唯有一點要記住,任何決定都不要摻雜負面情緒。”
“看見自己的抗拒是臣服的第一步,還要看到這抗拒的徒勞性!
“我能行!生活給了我一個傷口,我要做的不是在上面撒鹽,而是努力自愈,以獲得平復的情緒和健康的心靈。”
臣服的體驗
“一哭、二鬧、三上吊”只會把事情越弄越糟。需要冷靜,想明白這件事觸及自己的幾個痛點:
第一,自我否定。覺得都是自己的錯,因為自己不好才會促使他另尋他人。
第二,對安全感的極度渴望和對變動的恐懼。
第三,時間將愛人變成親人,突然割舍談何容易呢?
一味地自我責備、自我否定是因為自己和真我分離,但是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的她,并不能因此而減少內心受到的傷害。
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被包裝的禮物,包裝丑點不要緊,只要有耐心和勇氣就會得到里面最珍貴的禮物。
自我解讀的帶有“同情、鼓勵、幸災樂禍”的目光都是自己預設的,其實并不是事實。
我們頭腦的欺騙性,它只會看到它想看到的東西,收到它想收到的信息,而并不關心事實是什么!
當下的臣服
向溫暖的地方靠攏是受寒之心自然的生理反應
堵車是老天的事啊,除了臣服其他舉動都是徒勞無功的
“臣服的好處就是,當你以接納當下代替苦苦掙扎,將更多的能量用于關注眼前之物,你會發現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甚至會發現更好的解決之道來幫你脫離困境。”
“所以破解情緒障礙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臣服。”
“你的夢很有意思,它象征和隱喻了你的現狀。在夢里的自行車就是你的丈夫,‘用久了、沒有用的’這些都暗喻你在潛意識層面已經意識到自己不再需要志明,當有人要把車子拿走時,你又抗議著說這是你的東西,這證明你在表意識里還割舍不下他。”
“腦袋里的思想我們無法控制,只能通過觀察、檢視它來轉移思想的聚焦點。
‘觀照自己的思想’嗎?其實在我們看見自己思想的同時也切斷了對它的認同,如果你進一步檢視它就會發現自己90%的思想幾乎都是錯誤的。當你不再盲目聽從腦袋傳遞的聲音之時,也就是它將要止息的時候。”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關注當下,把注意力集中到眼下你正在做的事情上,比如你在洗碗,那就去感受洗碗的整個過程,水的溫度、手與餐具之間觸碰的感覺……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專注于當下之事就能阻止你去胡思亂想了。”
“那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內部,體驗身體各部位的感受,也可以感受你的呼吸變化,因為我們的思想總是瞻前顧后,但身體和呼吸永遠停留在當下。”
檢視思想
“我們每天都在挑剔各種東西,吃的、穿的、用的,甚至還會挑剔我們的親人朋友……卻從不挑剔自己腦袋里的思想,毫不懷疑地相信它。”
“我們總是被這所謂的自己的思想牽著鼻子走,那這些思想又是怎么來的?是誰把它們放在我們的腦袋里的?”
“這么多的‘應該’是我們曾被寄予的理想,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啊!這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而你是一個完整的人,你有勇敢的一面也會有怯懦的一面,再完美的人也會有缺陷。但是因為你一直被告知‘應該’要‘勇敢’,所以你怯懦的一面就被壓制了。如果從小被灌輸‘你必須要能干’的理想,那么那些對立面就會成為你不能干的地方而被否定、被壓制,所以不被允許的那些特質只是壓抑在潛意識里而不是真的不存在啊。”
“這些被我們否定、壓抑、抗拒的內在特質就是心理學家榮格說的‘陰影’,這些陰影和從小到大不被父母、環境認同的情緒都是沒有得到釋放的能量,長久地被封存在細胞記憶里。它們會偶爾浮現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可我們并不想見到它們,于是就發展出很多策略來逃避它們造成的負面情緒,還有腦海中不斷浮現‘你不夠好、你是錯的、你不如別人、你不夠完美’的緊箍咒。”
“如果你不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只是參加這些外在形式的活動是不能發現自己的內在部分的。只有你愿意把里面的東西拿出來,或者把光帶到黑暗的洞穴中,療愈才會發生。”
“接受這么多‘應該’和‘理想’以后,就會產生各種信念、價值觀、標準來約束自己和衡量、評判別人,這些都是日常思考的基礎,但我們從來不會檢驗其正確與否。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逃避自己以及其他問題的另一個策略——投射。什么是投射呢?我打一個比方,我從小被教育‘應該成為一個聰明的人’,我也自認為自己是聰明的,所以自己不聰明的地方就會被壓制和否認。于是看見不聰明的人就會特別討厭,因為他們的存在會提醒我內在不想面對的部分。同理,你對某一類人和行為看不慣也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其實看不慣的是有那些行為的自己,不過是一種逃避策略罷了。”
老師把手比成一支手槍對這一個學生說:“看,當我手指著你批評的時候,是不是一根對你,三根指向我自己啊!所以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事情的發生是我們在各種事物的可能性中選擇了一種,而不是我們被動地等事情發生。”
“當你心中有真摯的切望,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這便是你的心中之神,你的祈禱會在心中化成一股振動的能量把你想要的東西吸引過來,這就是神對你的賜予。”
“我們試著活在當下,臣服于已經發生的事,這些事都是按照神的旨意降臨的。我們相信神的恩典所以可以無所畏懼地做出當下的每一個選擇并相信這就是最好的選擇,美好的事情也會因為我們這些有意識的選擇不斷發生。”
思想的癮頭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
“A永遠是中立的,但會因為B造成不同的C。舉個例子:
A(我婆婆看見我時臉色不太好)→B(我認為她討厭我)→C(我很難過)
A(我婆婆看見我時臉色不太好)→B1(我認為她當時心情不好)→C1(我會注意對她互動的語氣和方式)
A(我婆婆看見我時臉色不太好)→B2(我認為她生病了)→C2(我會心疼并更加關心她)
很明顯相同的A,因為B的不同造成了C的差異。如果我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就會影響到我和婆婆的關系。”
找出每個負面情緒背后支持它的思想源頭。
“當你開始檢視自己的思想,你就會發現讓你痛苦的不是事件而是你的思想。”
“首先需要下定決心不再被自己的思想干擾,然后培養覺察和定靜的能力。”
需要從靜心冥想開始,或許一開始你并不能坐得住,但是隨著自我身體工作和宗教修持的深入,慢慢地你就會靜下來,繼而從自己的人生模式中解套出來。
方式是瑜伽、禱告以及讀圣經,你可以選擇適合你的。看見自己,但是看見以后,只有自己潛心修煉才能有足夠的心量去包容和接納。”
“靜坐冥想是培養覺察和包容能力最好的方法,是邁向真我的不二法門。剛開始堅持不下來不要緊,慢慢來,逐漸加長時間,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愛上這種感覺的。”
今日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對情緒的療救、對當下的臣服以及對思想的審視。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可以幫助大家找到那些被壓抑、被隱藏多年的負面情緒源頭,并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態度接納、釋放它們。也希望大家能通過今天的閱讀學會妥善處理生活中那些讓人始料未及的壞事情。牢記臣服事件是解決事件的前提,永遠不要用事件懲罰自己。
關鍵詞:
情緒,爆發與療愈,臣服,思想
要點:
永遠不要壓制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因為時間、地點、場合的約束適時克制,但一定要及時給它一個發泄的出口,用全然的愛接納它經歷它。
事實最大,已然發生的事情不會改變,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是對事實的抗拒。
學會臣服,接納當下,不做徒然的抗爭,能量應充分用于關注眼前之事。
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但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在當下。
檢視自己的思想,正視那些被“應該”的“理想”壓抑的陰影,那也是你的一部分。
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皆來自你對事件的解釋。
靜坐冥想是培養覺察和包容能力的最好方法,是邁向真我的不二法門。
思考與討論:
有沒有發生過什么讓你受傷或倍感挫敗的事情?如果有你是如何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的,又是如何處理由事件引起的負面情緒的?
你平時是不是一個非常固執的人?有沒有經常發生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的事情?如果有,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沒有想到可以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