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剛開始接觸運營工作很容易陷入每天的具體事務中。比如不停寫軟文,看增粉,增了就好開心,掉粉就很失落。至于為什么要看增粉?這一指標背后的意圖是什么?對產品有什么幫助?能反應什么問題?自己到底在整個運營線上處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卻很少考慮。
運營工作好比“養魚塘”。用戶就是魚兒,產品就是魚塘,運營就是通過一系列手段持續讓更多魚兒入住魚塘。
? ? ? ?一開始魚塘里什么都沒有,需要我們去做活動啊,新媒體推送等初級的推廣(這一步可以看作在其他地方投餌),讓人們知道我們有這個產品,讓一部分用戶先用起來,而他們必須是急切需要這個產品來解決特定問題的。這里主要是渠道運營(在哪里)和內容運營(投什么餌),但剛開始做還不是很明確到底哪個渠道好,內容好,用戶運營更談不上,因為沒有用戶啊。這一階段(個人認為應該更早期)可以先設想一下用戶最可能出現在哪里,哪一類人群,與什么內容有重疊、強相關的行業。比如健身減脂人群和營養論壇用戶可能會有重疊。然后去這些人聚集的地方做內容推廣、活動拉新。
? ? ? 慢慢開始有了用戶,魚塘里有了魚兒。這批是我們最核心的用戶,這階段產品可能有很多短板,魚塘很破,首要任務是要留住用戶,一方面要隨時收取用戶反饋,調整產品,一方面調整內容(餌的配方,再去釣其他與種子用戶口味相同的魚兒,也要注意某些魚兒他們可能并不是我們預期的用戶,卻頻繁出現,這時候就要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要組織活動、制定規則(活動運營)。讓魚兒在這里玩的好,玩的開心。還要不斷給用戶刺激、獎勵,可以是物質,積分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頭銜(用戶運營)。
? ? ? 同時做種子用戶的用戶調查,年齡、收入、地域、最容易出現的地方、用戶行為等等。越細越好,但用戶調查并不代表用戶就會這么做,還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去測試。比如不同渠道+內容的組合,根據用戶分類進行分類投放是否效果更好?指標可以是增粉也可以是轉化。在不同的渠道分別對內容做測試,看哪個組合效果最優。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典型的“種子用戶”,和他們一起玩。
? ? ? 再回到開頭的問題?運營喵每天寫軟文是為了什么呢?增粉或者轉化,還是曝光?有沒有想過用戶喜歡看什么,需要什么。是否可以去調查一下用戶、分析用戶喜歡哪類內容。有沒有在其他渠道投放過?效果如何?有沒有數據支持?關鍵的是有沒有堅持做?不斷迭代?
? ? ? 以上是我對運營的一些粗淺認識,還有很多細節沒有展開,也只針對產品初級階段,不同階段不同形態,不同商業邏輯產品的運營方式也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