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在這個美好的夜晚,與大家在云中相遇。我是湖南長沙的楊娜,來自雨花區(qū)育新小學。“行走拓寬世界,讀寫重建心靈”,很高興能在廣東惠州參加全國第八屆“教育行走”教師公益研修夏令營。我今天就用1,3,414,240721,這些個看似沒有生命的數(shù)字,來說說我在行走中的生命故事。
首先說“1”。
“1”,于教育行走,是文質(zhì)老師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是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尊重與關懷。是用有“質(zhì)”的語言,傳遞有“智”的聲音,用積極的態(tài)度影響或改變自己,或者周圍的人。文質(zhì)老師提出“覺者為師”,倡導從今天開始,從可以改變的地方開始,從教師的自我革新開始。落地生根才能獨木成林,我們要走很遠的路,才能遇到一起出發(fā)的人。作為普通的一線教師,要想大的問題,做小的事情,培養(yǎng)面向世界與未來的現(xiàn)代人。
“1”,于我,是第一次。作為行走中的新人,我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參與其中的。但當我真正靠近,卻被他的強大磁場深深吸引,無法停止。自發(fā)組織,自費參與,自主服務……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從行走群爭先恐后的三十場預熱到破冰之旅的激情燃燒;從高端大氣的簽名版嘉賓照到會場閃動青春靚麗的紫色風景線;從豐富多元的課程設置到精彩紛呈的嘉賓分享……一走進會場,我就被一個極具凝聚力和感染力的志愿組織所深深吸引。她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也是我們抱團取暖的心靈氧吧。此時好像在我的耳邊傳來了若隱若現(xiàn)的歌聲:“我的城市,我的遠方,自由的教師創(chuàng)造自己的烏托邦。”
接著我要說“3”。
“3”對于行走來說是核心少數(shù),是教育行走的源動力。從四川綿陽到廣東惠州,我們能夠不停地走啊走,這個“3”,發(fā)揮了關鍵力量,起到了關鍵作用。
“3”之一是文質(zhì)老師,語言堅定而又有力量,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在生命化教育實踐過程中,一直強調(diào)民間立場、草根情懷、田野作業(yè)。文質(zhì)老師在《生命教育三十年》主題報告中提出:“我要做生命化教育研究,要做教育行走,也可以說要帶給更多的人希望,讓更多充滿希望的人保持他的希望,或者看到他的希望,我們就會看到教育更生動,更自然,更富有人性的氣息。”這就是文質(zhì)的力量,也是行走的力量。
“3”之一是刀哥,睿智博學而又真誠灑脫。刀說話,以自身為光,照一隅是一隅。以行動為小徑,走一程是一程。從2014年開始,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謝云與著名教育學者張文質(zhì)共同發(fā)起以“行走拓寬世界,讀寫重建心靈”為主題的教師公益研修活動,明確提出“知行合一,應當是教師生活的主調(diào)”。時隔八年,一首《藍蓮花》讓我第一次見到了刀哥,也讓我認識了一個真誠而又質(zhì)樸的刀哥。
“3”之一是曉霞老師,能干爽朗的湖湘妹子,六年行走之路,從青澀懵懂到落落大方,從初識行走的“驚艷”到走上舞臺“精彩”,從組織引領到策劃實施……遇事不亂,處變不驚,干起工作來既有湘妹子的辣勁,又有長沙人吃得苦霸得蠻的精神。爽朗的笑聲能融化一切冰冷,讓人覺得無比親切與溫暖。
三角形是世界上最為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正是這樣的一種組合,才會構(gòu)建行走生生不息的源泉,才會讓行走如此堅定而又有力。
然后我要說“414”
這里的分享者讓我深深地感動,他們有的來自教育一線,有的來自公益組織,有的來自相關企業(yè)……他們追求思想的先鋒性和前瞻性,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與闡述,發(fā)出這個時代真實而有力的教育聲音。他們是站立在中國基礎教育前沿的教育人,有堅守教育四十年,始終向著陽光生長影響了一批批年輕的明霞老師;有用“量子管理”激活團隊,掌管十多所學校仍云淡風輕的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學校總校長李玲;有從巖屋村走出來的深圳實驗小學的改命校長吳希福;有運用數(shù)字教育為孩子成長賦能的南方科技大學第二實驗學校校長唐曉勇;有堅守教育四十年,有全國知名民間公益文化空間,半書房聯(lián)合發(fā)起人浙江省蒼南縣第一實驗小學校長張延銀;有“打開一扇窗,讓孩子們?nèi)タ矗搓柟狻⑾鳎ヂ牐犗s鳴、鳥啼”的“無依無靠”的夏昆老師;……每一個人都值得敬重,每一個人都堅定地追尋教育的遠方。
這里的老師讓我深深地感動,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的乘坐了2天1夜的火車,風塵仆仆地趕到會場;有的自駕54個小時,歷經(jīng)千山萬水來到廣東……學習從早上8:00到晚上9:00,品質(zhì)的講座、互動的沙龍,專業(yè)的論壇……每一個人都擁有著滿滿的善意與熱情,每一個人都努力追尋著理想的教育,每一個都陽光向上、努力做最好自己。414,是我們每一位參與行走的伙伴,我們來自祖國的20多個省市,我們以教育的名義,用行走的方式共同學習。感謝相遇,感恩成長。獨行快,眾行遠,很榮幸一群志同道合、相同尺碼的人,在教育行走的路上,成為同學,彼此溫暖、相互賦能。
最后我要說240721。
相信云端的伙伴們一定知道我說的是什么,240721,2024,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們來年行走再見。我要以2023的行走作為教育人生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如同普利輝老師一樣,被喚醒,被點燃,被激發(fā),以強大而又持續(xù)的踐行力,去重建教育生涯的原起點與再飛翔,讓學習、反思、踐行成為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努力做一個堅定的醒走者、一個終身的學習者、一個最美的志愿者、一個積極的建設者。
未來已來,時不我待。新時代,需要我們擁抱數(shù)字教育,需要我們站在兒童的立場去思考、去踐行……讓數(shù)字賦能兒童成長,讓研究成為兒童生命底色,努力讓學習與課程鏈接,重構(gòu)兒童學習方式、賦能學生未來成長,為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