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邊走家務一邊聽集中在群的分享。聽了感覺很有觸動,用筆記錄下來
1,用正面的語言和他對話,積極努力的態度帶我們走出困境
中考分流會有一半的人沒有機會進入普高,何況只有10%的重高這是每一個初中中考生家長心中最焦慮的地方,我也如此,我以前是反反復復說:這樣的成績你你只有職高,你就只能去做廚師,只能去做修車工,18歲不到你就要去工廠。很多優質的工作,高人才的工作與你無關。甚至還帶著孩子去看所謂的職高和技校,想觸動他,想刺激他。
現在想來這是多么愚蠢的動作。我要的事樹立孩子的美好的夢想,而不是用相反的方式來刺激他。這是一種負能量的重鑄。用這些不想去讀的學校,來刺激他,聽了老師的課,我想改變自己用正面的理念來引導他。在哪里讀書求學,目前是什么狀況是不重要的,怎么看自己。心中是什么樣的觀感才重要。吸引力法則是你心中想什么你就會吸引什么的到來。對美好事物的驅動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會影響他。
于是我改變了:目前是有一定的差距分數事一定存在,但我們也去看看那些重點高中的校園。
想象一下:和一群優秀的同學一群優秀的小伙伴,有學習有運動有游戲,在一起切磋討論,一起運動,可以在有三年,等18歲高中畢業再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方向,那時候的你更有思想跟成熟,會有多的選擇。現在15歲就要選擇自己要從事以上的職業,選擇面比較窄,可選范圍比較少。萬一以后不喜歡怎么辦?通過你的努力你也可以到北京去讀書,也可以到上海去讀書。做一名白衣天使,新冠疫情,讓這些白衣鎧甲勇士為了我們的健康付出那么多,能為這個世界創造大的貢獻。
因為我知道孩子一直想做醫生,特別是急診科的醫生,
醫生救治病人,救死扶傷。心中有了光前面就有了路孩子也就有了方向,我也就舒緩放松了下來,我說的都是一些開心的積極的話,我和孩子的矛盾減少了,不在說你總是看不上。
2.忽視短板學科,等待他自己找到好的學習方法。
考試成績下來,我多夸獎他的優勢學科,以前我覺得他好的理所當然。總是用眼睛盯著不足的,恨鐵不成鋼。“原來你的語文能夠進入年級前列,文科都這么優秀,居然歷史還當了十幾名,年級前10名。”換只眼睛看有的,總是表揚和鼓勵我們已經擁有的。
我不會去看他考得最差的,班級倒數的學科分數。“你一定是有好的學習方法,才能讓你的文科成績這么優秀的,字寫的這么好,這張試卷字跡干凈整齊,一看就是讀書認真的好學生,老師批這樣的試卷就是一種享受,男孩子文科成績優秀是很少的。”孩子聽了很開心。
“數學題是有點不難,你只是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如果找到好的學習方法,這些題就是毛毛雨啦,你也一定能夠取得很好的分數,哎,天哪,離我們的夢想高中又見一步。你看看有沒有什么同學可以取經?”
我們拿來了最近五年中考的錄取分數來做對比以前的我肯定再說,達不到這個分數就去讀什么什么學校,現在的我絕對不這樣,我只是說:“你離這個學校只差二十分了,只差三十分了,我們只要每一課再增加一道題,對了,只要增加五分,目標達成。這所學校離家這么近,到時候周日晚上我們帶你去吃一頓告別午餐,然后你就背著行李去上學了,周五再回家真好。”我們一起憧憬著去讀那種夢想時的喜悅心情而不去想我考不到這所學校怎么樣,所以孩子也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