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1987年,Powerpoint1.0在硅谷問世,其最初的用途是在蘋果Mac電腦上做幻燈片演說。
TED大會管理者克里斯·安德森:“(通過演說)被傳遞的不僅僅是演說家的講話,那些具有神奇魔力的真是非語言的部分,他們隱藏在演說者的肢體動作、講話節(jié)奏、面部表情、目光交流之中。潛意識中,觀眾有太多的線索來確定到底自己聽懂了多少,以及是否得到了啟發(fā)。”
《全新思維》提到了六大感知力:設計不僅重功能,故事不僅有觀點,整合不僅有專注,以情不僅有邏輯,幽默不僅需嚴謹,意義不僅重積累。
通常情況下,人們在你也是第二張幻燈片的時候你對你的演說優(yōu)劣定下了結論,此后,無論你再怎么努力都于事無補。邏輯混亂,或者是事實缺乏根據(jù),這些都會破壞演說的效果,但是情感因素是關鍵,演說時單有邏輯是不夠的,因為交流就是情感的轉移。
漫畫和電影是借助圖畫講故事的兩種表現(xiàn)手法。
內心堅定的自制力能孕育強大的力量。
創(chuàng)造、限度和約束
始于初心:人若能以一顆童心看待生活,它一定精力旺盛,充滿熱情,且易于接受各種思潮和做法。
尤蘭《假如你想寫作》
嚴格約束下的創(chuàng)作會將想象力的翅膀完全伸展,并迸發(fā)出豐富創(chuàng)意,在徹底自由下創(chuàng)作則可能是作品散作一盤沙。
時間有限是最常見的約束,但在緊迫的時間中,人們往往能激發(fā)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點子。
約束和限制是強大的盟友而非敵人,為自己設限,限制能激發(fā)創(chuàng)意。
Pecha Kucha之夜:20×20 6:40
創(chuàng)造力意味著敞開心靈,也意味著敢于犯錯。
一切從構思開始
設計前期用筆在紙上模擬出構思的做法更好。
用筆在紙上涂寫勾勒想法時,這一系列動作,仿佛和右腦產(chǎn)生了更為緊密的聯(lián)系。
生活中放慢節(jié)奏,不僅能使人活得更健康快樂,工作更有成效,也能讓人的思路變得更清晰。
忙亂會扼殺創(chuàng)造力。
不應該用湊數(shù)的幻燈片去打發(fā)觀眾,浪費他們和自己的時間。
布赫茲:生活中的創(chuàng)意往往源于獨處,獨處是解決生活中疑難問題所必不可少的良藥。
提問的哲學
我演說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換句話說,如果觀眾只能記住一點,你希望會是哪一點?
由于演說者太過熟悉演說內容,以至于會認為演說的意義觀眾會不言自明。而事實上,這恰恰是人們,所期望了解的——我們?yōu)楹我诤跄莻€呢?
你能通過電梯測試嗎?
通過模擬類似的情況,就能夠使演說內容變得更加緊湊,條理更加清晰。
演說的三部分:演說的材料通常由幻燈片、注解和講義三部分組成。幻燈片和講義是兩回事。
講述內容巧安排
成功演說的六要素
簡單:如果每件事都是重要的,那就沒有什么事重要的。
意外:你可以通過使觀眾感到意外而引起他們的興趣:讓觀眾驚訝一下,那會令他們興趣盎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向他們提問或是其生惑,再解惑。
具體:不要使用抽象的概念,多舉些實例時引述的內容具體化。具體實在的食物容易使人聯(lián)想和鎖定其意涵。
可信
情感:人是情感的動物。僅僅向觀眾放一遍幻燈片是遠遠不夠的,你還必須喚起他們內心的感受。使觀眾真切感受到所講述,內容的方法非常多,圖片的使用是其中之一。
故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講述故事,這是人類交流的方式。
故事的力量
講故事是吸引觀眾、滿足他們對于邏輯、結構以及情感方面需求的一個重要方式。人們傾向于以陳述的形式記憶他們各種經(jīng)歷,而陳述式的結構式的方式是最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人們利用聽覺和視覺分享信息,要遠遠早于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
僅僅依靠數(shù)據(jù)還無法打動觀眾,他們也未必相信這些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被用來編造謊言的,進入財務報告并不是經(jīng)常真實可信。”因為當我們在陳述觀點時,其他人正基于自己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提出與我們不同的意見。即使你通過認證成功地說服了他們,但還不夠。因為激發(fā)他們不僅需要曉之以理,關鍵還要動之以情,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講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你不僅傳遞了大量的信息,也調動了觀眾的情感和能量。
尋找矛盾
生活的樂趣存在于黑暗的一面,努力克服那些負面能量,能使我們活得更加堅定。克服這些負面能量充滿著樂趣,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故事才更加具有說服力。
從本質上講,正是殘酷現(xiàn)實和美好愿望之間的沖突才構成的故事。
作為一名故事講述者,你需要明確突出存在的問題,并在是如何對應它們。
鮮明的對比
應該在自己的演說中尋找對比,例如之前和之后、過去和未來、曾經(jīng)和現(xiàn)在、問題和解決方案、爭論和和諧、增長和下降、悲觀與樂觀等。凸顯這些對比,能夠自然而然的把觀眾帶進你的故事之中。
舉例說明,這些對于觀眾來說都是有意義和相關的。
觀眾不容易,記住要點,但卻可以記住故事內容。
故事和情感
我們的大腦比較容易回憶起有強烈情緒的經(jīng)歷或故事。
故事與真實性
講述發(fā)自內心充滿感情,而不是像背書那樣照本宣。,我們不會憑著記憶去講述某個故事,如果這個故事對我們意義重大,那么我們根本不需要去刻意記住它。如果故事是真實的,他們就會自然地存在于我們的記憶當中。
不只是信息
當今世界,更重要的是對信息進行整合,并賦予其含義和見解。
交談的語氣
需要使用一些圖片,插畫或者短篇,等,向觀眾傳遞你的想法。通過嘗試選擇最有效的,而不是操作起來最方便的那個方式。
不要包羅萬象
星球大戰(zhàn),盧卡斯,在采訪中提到,他們會,瘋狂的剪輯故事情節(jié),將影片控制在兩小時左右的長度,為此他們要仔細笑對每一幕,確保他們緊扣故事的主題,如果發(fā)現(xiàn)某一處是多余的,不管這一出多有趣,多么酷,制作人員都要進行適當?shù)募糨嫛?/p>
解說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多余的部分,也許是因為演說者對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自豪,想借機炫耀一番。
在任何時間都要體現(xiàn)出約束,一切內容都要服務于中心思想。
簡約是一種美,一種直達事物本質的智慧。
簡約就是運用最少的手段獲得最大的效果。
激發(fā)觀眾的想象力,獲得他們的情感認同。
漫畫是一組有著特定排列順序的圖畫,旨在向閱讀者傳遞信息,使其產(chǎn)生美的享受。
在準備階段時節(jié)省自己一個小時有何意義呢?花少量的時間準備一件事確實很容易,但如果最后導致浪費了別人(和自己)的時間,以及一次很好的機會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設計不是最后的事,而應在一開始就給予考慮。
設計,就是人們創(chuàng)造解決方案,來幫助和改善其他人的生活,通常具有深遠的意義,但又總是以微不足道的不易被人覺察的方式進行。
威廉姆斯《非設計人員的設計手冊》
信噪比(SNR)
如果去掉幻燈片上的某些元素后,不會妨礙人們理解的話,那么我們可以考慮,把它們最小化,或者干脆不使用。
《視覺解說》視覺特效差別最小化。
有時你希望在一些幻燈片中加入某些元素,以打動觀眾,激起他們的情感上的共鳴,表面上看,這似乎違背了信噪比最大化原則,或與少就是多,的理念背道而馳,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時情感元素能夠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盧里《創(chuàng)意心法》
如果幻燈片上只有幾個字或壓根找不到一個字的話,這個人肯定沒有認真準備,相反,如果上面堆滿數(shù)據(jù)文字和圖表的內容,他們會認為這個人做事很嚴謹。
要盡量少用要點列表。
圖效優(yōu)勢《設計的基本原理》
圖片是人們之間一種有效其自然的交流方式。
引用
通用電氣總裁杰克韋爾奇曾說過:我們不能太理性,太沉著,相反,要做個極端主義者。
我通常選擇大圖,而不是小圖來做幻燈片的背景,然后在圖中適當?shù)奈恢貌迦氡匾奈淖帧R虼宋冶仨毐WC圖片的分辨率至少與幻燈片的大小相當。
高品質的圖片更有表現(xiàn)力,容易識別和理解,使用全屏圖片時把文字放在圖片上不是最簡單,最可能達到布局平衡的做法。
留白
留白意味著簡約與精致。
留白是帶有目的性的設計。新手可能只會關注文字圖形等積極元素,而忽視運用留白使設計作品達到奪人眼球的效果。
正確使用人臉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我們對人的面孔十分敏感,甚至能夠在根本不存在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人臉的形狀。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作為一個被人忽略的副作用,我們大腦的模式識別系統(tǒng)十分高效,能夠從一大堆細節(jié)中提取人臉的形狀,導致有時候我們能夠在根本不存在人臉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人臉的形狀。”
我們傾向于跟隨他人的目光的方向看。
如果你選擇在幻燈片中插入人物或動作的圖片,那么請注意,人和動物的面孔朝向的方向能夠吸引人們更多的注意力。
三等分原則也是攝影師取景時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拍攝對象組在取景器正中央的效果往往比較無趣。
四大基本原則:對比、重復、對齊、就近
使用對比原則,突出與眾不同的元素。
使用重復原則,在你的幻燈片中重復那些精心挑選的元素,使幻燈片達到和諧與統(tǒng)一。
使用對齊原則,用無形的線條將各元素聯(lián)系起來,借助格子把文字內容排列的整齊劃一。
使用就近原則,將緊聯(lián)系緊密的內容放在一起,觀眾會自然而然地把靠近的內容視作一個整體。
設計很重要,但設計不是裝飾或點綴,而是為了盡可能簡單明了的與觀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