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母親在的時光,我們家在小鎮住的時間最長。那是個有趣的四合院,是我童年的樂園。
? ? ? 充滿樂趣的事情往往簡單,在孩子的世界,自由和快樂永遠都長得相似:隨性地蹦蹦跳跳、無拘無束地大聲歡笑,就足以灌滿一顆童心。我童年的隨性快樂,其實很大原因是因為母親。那時母親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溫馨安詳的大港灣,不論我們怎么“海玩海飄”,最后在她那里總會安然無恙。那時,我覺得有母親就有了一切,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
? ? ? 院里有兩棵苦楝樹,一棵大,一棵小,分別立在一南一北的角落。大的那棵一個人抱不過來,小的約一尺大小。我對苦楝樹的整體印象似乎很淡,只記得它是高大的,葉子細綠的樣子。它們是院里的風景,也是夏日乘涼的好地方。印象深刻的是苦楝子,未成熟的苦楝子顏色青綠,像剛長出的青葡萄,只是樣子更青澀些。而它成熟的樣子就顯得有些丑陋,外皮發皺,顏色如泛白的土紙。
? ? ? 每當苦楝子落遍的時節,那種無拘無束的快樂和自由也隨著我們的成長自然長出心間。我完全忘記女孩應有的矜持,學電影里的場景和男孩玩“打仗”的游戲。這一刻,我們根本無暇去顧它的美丑,只想著怎樣把所有的苦楝子收集起來,讓飽滿的精力和“子彈”一起四處亂跳。一番瘋打狂追后,苦楝子的碎屑弄得地上一遍狼藉。母親一邊掃,一邊輕聲訓斥:“玩瘋了,要是叔叔們回來,踩這一地臟,多不好!”我們只管瞄準“敵人”,盡興玩耍,哪里還顧得上“別人”踩著臟不臟的事呢?!母親卻不,她以人之心束己,以己之心度人,默默把場地整理干凈。
? ? ? 我那時曾因好奇品嘗過苦楝子的味道,青子苦澀味長,熟子味苦泛酸。這種味道的確不討喜,讓它顯得有些微賤,只是這種苦真真切切讓人不容易忘懷。
? ? ? 苦楝樹雖帶給我們不少樂趣,可也許是因為它的樣子和味道,我那時卻不太喜歡它。每當桂花村里那棵老桂花樹開花的時候,花香往往隨著秋風起飛,小院偶爾傳來一股股清香。于是我們三五成群,相邀一起去摘桂花插瓶。那時總按捺不住一個念頭:小院里要有一棵桂花樹就好了!好多次我望著苦楝樹嘆息:怎么就不是桂花樹呢?我一邊聞著花香,一邊看著苦楝樹,這種感覺就更濃了。
? ? ? 后來,那兩棵苦楝樹被砍了,我也就很少再見到苦楝樹。
? ? ? 在一次旅途中,我再次見到苦楝樹。它孤獨地立在路旁,很顯然,它不是這里的主流景觀。它與世無爭的立在那里,我猜想,也許是風把它從遙遠的地方送到這里來的吧!這時我才知道苦楝樹也有花開,也播散花香,可從前我總拿它和桂花樹比較,花和香也就被我忽略了。如今想來,小院如果種棵桂花樹固然很好,可要是沒有苦楝樹,我們的樂趣又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的成長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我想,一定會有另一種東西來教會我們懂得生命真實的模樣。
? ? ? 其實,苦楝樹是有著寬廣胸襟和深沉情懷的樹。
? ? ? 第一眼在書店看到《苦楝樹》,我就買了它,因為好奇它與院里苦楝樹之間是否有關聯。讀完后,發現它們僅僅同名而已。《苦楝樹》的味道的確帶著苦和酸,既使偶爾有些甜也夾著酸和苦。故事始終流淌著一股辛酸的苦味,并在灑滿一路的苦楝子里結束了。尚未體會感情的甜蜜,我已瞭解了苦澀。那時看故事,我對故事人物總暗暗有一個期待,期待他們幸福圓滿。可《苦楝樹》卻在一串苦楝子里結束了,那苦楝子不是苦得皺眉嗎?為什么呢?
? ? ? ? 帶著疑問,每當我在生活的苦澀里掙扎得疲憊不堪時,我會靜下來回想起與母親一起的時光。那個四合院,那院里的苦楝樹,母親在苦楝樹下打掃的身影,我們在苦楝樹下瘋狂喧囂的游戲,還有對《苦楝樹》主人公“最后一路拋灑苦楝子的出發”的那種疑惑……這些場景如春日雨后的梨花,它們輕盈地飄落,又如喃喃絮語,像是對我親昵地安撫。我很好奇我的回憶里,為何母親與苦楝樹常牽絆一起,時時勾出那段清苦又溫暖的生活。
? ? ? 一次偶然間,我在中藥藥方里看到“川楝”二字,從此知道它的苦可以入藥,才猛然醒悟“良藥苦口”的含義,也堅定了對它的喜歡。喜歡往往來自感性,但因為理性認知而產生的喜歡也許更持久吧。
? ? ? 我喜歡苦楝樹,是因為它與母親一樣,竟然那么包容我們,它從前包容了我們膨脹的活力,今天仍然包容我們生命的苦痛。它的苦其實是我們對生活保持希望的一種力量,苦著,快樂著。苦著,希冀著。苦著,掙扎著。苦著,溫暖著。母親他們不就是這樣嗎?他們那一代不就是這樣苦著過來的嗎?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 ? ? 人的感覺真的有些奇怪,當清苦的生活過去了,人們過上了甜的日子以后,那種清苦卻會隨著時間泛起淡淡的甜來。我漸漸明白,苦和甜其實只在味蕾。在精神里,苦和甜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都是生活成長的記號,是精神世界里的驛站。
? ? ? 這樣想著小院,想著苦楝樹,一時間酵存的滋味在心里翻騰,難以平息。我已無法分清自己是因為哪棵苦楝樹而“翻騰”了,因為它們已同時站在那個時光里。
? ? ? ? 每對一次苦楝樹,我總能品出一種淡淡的酸苦,這種酸苦經過年光的發酵,泛起一絲絲甜的韻味來,讓我從內心深處生起對這個世界更多的歡喜和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