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開學要接新的班級,假期里就看了很多相關的文章,還把初次和學生見面的事項以文字的形式羅列出來。臨近開學幾天,把至學生和家長的信分別寫好,打算在和學生見面前就來個破冰行動,與學生和家學長建立起情感紐帶。甚至在頭天把開學第一天的流程寫好,但實際情況卻和預想有很大出入。
預想中,開學第一天要完成:打掃衛生、自我介紹、玩找齊撲克牌的游戲、認領班上的管理事物、寫下新學年的夢想、發新書、整理達人經驗交流會、確立班規條約。
但實際情況是,只完成了打掃衛生、定下期中考試的目標,確立了聽課、寫字、作業、吃營養早餐,四個方面的規定。完成了打掃教室、樓道、廁所的人員的分組及安排。學習了以下幾個課堂口令:說坐正,就坐正;說讀書,就讀書;書捧起,稍傾斜;時間不到,讀書不聽;書放好,左上角;寫字就是練字時。
做得好的是,展示上屆五年級的答題卡,明確什么叫認真寫字。展示上屆六年級的語文課本,明確預習的書寫要求。
為什么兩個小時的時間,只完成了上面幾件事呢?客觀原因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默契,導致存在大量的無效溝通。主觀原因,準備工作不充分。沒有對各個細節進行深入思考。想做的事多而雜,從而導致各塊的安排都是蜻蜓點水,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課堂結構的駕馭,時間的有效管理,是我教學中由來已久的難題。今后的課堂,在聚焦重點的同時,要注意各個點之間的關聯。無論是教學,還是班級管理,都要有效率意識。用以終為始的思維來建構課堂,語言簡練、易懂,特別要注意避免重復。教師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教,只有老師的思路清晰,表達簡潔明了,學生才能有序思考,才能把話說明白,說清楚,最后的作文表達才能文從字順。
為了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我的表達要指向清楚,用好課堂口令。用一周的時間,訓練好學生聽課、閱讀、思考、答題的習慣。要求、做法要有一致性。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養成要有梯度地推進。磨刀不誤砍柴工,習慣培養好,打造高效課堂才會成為現實。
管理好課堂時間的核心是教師做好自我管理。盡量壓縮無效指令,把課堂還給學生。每節課的學習任務分層設計,下有保底,上不封頂。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努力都被看見,大張旗鼓地表揚,悄悄地提醒,激發孩子們的內驅力。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積極主動學起來。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改善,才能贏得課堂時間。
今后要把對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作為課堂反思的必要內容進行。班級管理中不太重要的事利用碎片時間處理,語文課和是班會課,老師要有規劃地進行。在課堂中,優化自己的語言系統,爭取在一個月內找到適合班級的課堂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