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復盤:每天三件事
回顧、反思、探究、提升
一、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
1、健步走+跑步+拉伸+跳繩
13-5公里健步走0跑步+0跳繩
放假期間要想按往常的作息規律運動,有點難度。昨晚按照老師的要求,和豆一起制訂五一假期的學習計劃,因為豆晚上有課,回來后經過一番討論之后達成確認版,已經是深夜一點,早上想要五點,哪怕是六點起床運動,也不行了。
按照計劃,豆八點就要吃早飯,我只能被迫營業去給豆寶貝買他平時惦記的好吃的。
這么一折騰,假期里我的運動計劃無疑受到影響。
要想解脫,減輕些身上的壓力,估計得等到豆爸來才行,還得和他商量,早飯由他一手安排,我才能早晚按照自己的作息,確保充足的睡眠才能進行有效運動,要不然,豆每天晚上十一點以后結束,我全程陪同,早上再給他準備早飯,運動什么的,就只能想想了。
真的是好矛盾啊。
2、讀書
今天繼續讀斯科特?揚寫的《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
上一次內容,作者解讀了五種信息結構,學習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信息結構調整適當的方式處理對應的信息。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才能對所學知識有很深刻地理解,更好地應用。
今天將以第二部分第一、二節內容為主。
第二部分? 整體性學習技術
整體性學習是將觀點聯系在一起,應用模型,建立結構以理解不同類型的知識。
整體性學習猶如下棋,下棋前需要先了解下棋的基本規則和基本目標,有了這些,才能進一步學習具體策略和如何贏得比賽。
其中,理解整體性學習的框架以及技巧,對于提高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在決定應用哪種技術之前,需要應用整體性學習理論找出自己的弱點所在。
本章將講述四個技術:
1)獲取知識2)聯系觀點
3)隨意信息的處理4)知識擴展
01獲取知識
1)快速閱讀
通過閱讀技術和改進閱讀方法,能讓自己讀得更快理解得更好。
好用的三種方法:
(1)指讀法
用手指讓眼睛停留在你要閱讀的地方,可以通過調整手指移動的速度控制閱讀的速度。
(2)練習閱讀法
練習閱讀的第一目的是訓練自己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讀內容。
選一本從來沒沒讀過的書,做上標記,設定3分鐘,用指讀法以稍快的能讀懂的速度進行閱讀,3分鐘到后做好標記。
計算自己讀了幾行,一共多少字,除以3分鐘,就是自己的閱讀速度。
另一個練習,是先讀3分鐘材料,盡可能寫下一件記住的知識點之后,再讀一遍,記下自己記住的知識點,看看正確率和錯誤率是多少,這樣可以訓練自己的理解能力。
通過降低閱讀速度練習,可以提高理解能力,以實現最快的閱讀速度和最好的理解能力。
(3)積極閱讀法
積極閱讀強調深入地理解材料,不僅要在書上做記號、寫心得體會,還需要將知識點整合在一起。
進行積極閱讀時,準備好書和筆記本,寫下每章標題和亞標題,讀完一部分,記幾個問題:
第一,這一節中主要觀點是什么?
(促使自己完整地獲取信息。)
第二,我怎樣才能記住主要觀點?
(迫使自己對信息進行聯系、視覺化和比喻法。)
第三,我要怎樣將主要觀點拓展開以及應用它。
(迫使自己將每個知識點都要經過整體性學習里的理解、拓展和應用三個階段。)
快速閱讀與整體性學習一樣,是一項技能,需要反復練習,直至熟練。
2)筆記流
筆記流技術的目標是提供一個平臺以聯系學到的東西。
使用筆記流時,先寫下最主要的觀點,盡量用單詞代替完整的句子,事實、日期、細節、描寫都要盡可能少用單詞量。
寫下觀點后,與其它觀點之間畫上一些剪頭,呈現相互關聯的關系,把觀點連在一張網中。
比喻法、圖表法以及信息壓縮技術都可以與筆記流相結合,寫下各種主要觀點,也可以將觀點與圖像、圖表、其它主題相聯系。
(1)混合型筆記流
混合型筆記流涉及記錄和拓展。它是通過減少筆記內容和增加各種聯系或圖表,讓學習變得更具有整體性。
(2)課下筆記流
課堂采用常規筆記法,下課后根據筆記內容制作標準筆記流,為今后復習時使用
(3)評注流
先寫下最關鍵的信息,然后在信息之間加入聯系。
(4)關鍵信息的識別
筆記不能記老師講的每一句話,而是要重點記錄有聯系的知識點和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給信息分類。
02聯系觀點
作者通常將要處理的知識分為困難信息和關鍵信息兩類。
困難信息可能是抽象信息、隨意信息,應用聯想法可以使知識記得更牢。
關鍵信息就像是一座建筑的地基,構成了學習其它知識的基礎。
1)比喻
比喻法在整體性學習中扮演的角色是類似的,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識和熟悉的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類似事件或者信息的順序過程。
怎樣應用比喻法學習條件反射?
第一步,確定要深入理解和記憶的信息。
第二步,從經驗中找完全符合信息的東西不太可能,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比較容易。
第三步,重復上面的過程,檢查比喻不恰當的地方。
比喻法運用起來不容易,如何才能提高運用比喻法的速度和質量呢?
第一,要有尋找比喻的欲望。
第二,注意第一個出現在腦海中的念頭。
哪個念頭合適,哪個不合適,把不合適的部分刪掉看看。
第三,優化和測試比喻
廣泛聯系,改善結構質量。
練習:
1)兩周內,每天一次閱讀練習,筆記后寫下至少五個主要觀點。
2)針對每個觀點,寫一個可以解釋觀點的比喻。
3)嘗試尋找更多可以解釋觀點的比喻。
4)應用10歲規則,自己的比喻,十歲小孩能否聽懂?直到他聽懂為止。
5)針對其它觀點,重復上述過程,直到確定自己真正理解。
2)內在化
內在化指在腦海中出現的圖像、聲音、觸覺和情感等。
具體信息的內在化效果最好,抽象信息的比喻法最適合。
通過將具體的感覺、聲音以及肌肉的運動與原知識相連,記憶更容易。人們的學習方式主要有視覺型、聽覺型和運動型。
內在化就是將信息由不熟悉的類型轉化為容易理解和聯系的類型。
如何進行內在化?
(1)明確你要內在化的概念。
(2)從建立腦海中的圖像開始。
(3)腦海中的圖像是靜態的,還是動態場景?
(4)加入其它感官。
(5)加入更多的感覺或情感。
(6)不斷重復和優化圖像,直到一想到它就能很快回憶起知識。
比喻內在化
比喻內在化是將比喻、內在化、視覺融合在一起,它們相結合能讓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抽象的重要知識。
練習:
(1)準備一張白紙和鉛筆,準備作畫。
(2)打開課本找兩個概念或者觀點,從容易想象出圖像的概念先畫起來。
(3)在腦海中建立圖像,將感覺和情感加上去。
(4)根據腦海中所想,快速畫出概念圖像來。
(5)連續兩周每天聯系概念內在化過程。
3)圖表法
圖表是內在化的簡化,主要有流程圖、概念圖和圖像三種類型。
(1)流程圖
以圖表為基礎的流程圖適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一系列步驟
第二,歷史事件,可以通過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發生的時間來建立聯系。
第三,一個系統,比如函數在程序中怎樣執行。
圖表最重要的是方便理解,簡單和雜亂是可以的。
(2)概念圖
概念圖是將觀點聯系在一起,是觀點之間的內在關系,與筆記流密切相關。
可以從最重要的觀點出發,不斷發出分支細化知識及分解觀點。
(3)圖像
圖像強調是用粗糙簡單的涂鴉來代替文字,包括觀點和觀點之間的聯系,圖像比文字更加生動,容易記住。
(4)圖表、比喻、內在化三者相結合
三者結合在一起,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練習:
(1)找出一個觀點或一系列概念,準備畫圖表。
(2)設定2-5分鐘,畫的圖表可以是以上任何形式。
(3)時間一到,停止畫圖表,統計自己的工作量,包括信息的多少、建立了多少聯系等。
(4)連續兩周每天重復一次。
3、踐行清單
1)有哪些內容用得上?
從獲取知識到聯系觀點,作者都給出了具體的練習方式,還真的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
2)針對每一條內容,該怎么做?
讀完這部分內容,感覺自己還處在獲取知識的階段,在閱讀方面,應該是積極閱讀吧,每天這樣把書里的知識,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了解的內容,用文字記錄下來,也算是在不斷地學習。
后面的聯系觀點,比喻法、內在化和圖像這些方式,自己還真的是沒有做過,甚至說以前很少接觸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挑戰一下自己,去做做。
二、遇到了什么問題
無
三、準備嘗試哪些措施
無
四、今日反思
無
五、今日未完成工作
無
六、明日計劃
豆信日更復盤三件套,讀書健身,頭條,聽課、作業、卡片六脈神劍
豆信:0分鐘,0分鐘
日更:0分鐘,0分鐘
復盤:0分鐘,0分鐘
讀書:0分鐘,0分鐘
健身:0小時,0小時
頭條:0分鐘,0分鐘
課程:0小時,0小時
作業:0小時,0小時
卡片:0小時,0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