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也是發展最慢的器官,是思維,意識,記憶,行為等總司令。在母親懷孕期間,小孩基本的大腦構造就已經完善,大腦的構造就已經定位,腦血管、神經床、小腦等硬體設備已經具備,腦的初步發展提供給孩子生存的功能。新生兒大腦的重量只是成人的1/4,但到了三歲的時候,就到了成人的90%,并且有幾萬兆的細胞連接,到了五歲的時候大腦的重量接近成人。可見,0-3歲是孩子大腦發展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也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我們要了解孩子大腦的發展規律,用遵循大腦發展規律的方法教養孩子、協助孩子,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大腦正常發展。
? ? ? 母親是孩子第一個愛的關系,這個關系就是依戀關系,母子/母女依戀關系是孩子的心理需要和生存需求,媽媽和孩子的關系不但影響孩子的情商、性格,還影響大腦的發展,甚至是他的智商的發展。蒙臺梭利認為0到6歲的孩子有社會行為感情,而0到3歲是孩子跟母親以及照顧他的家人的關系,甚至是與自己的關系形成時期,我們稱之為精神胚胎期,即情商和社會性開始,形成時期,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依戀關系,塑造孩子積極的大腦,左腦控制語言系統,右腦對視覺、非語言方面的形成過程以及對整個身體的調節有著重要的作用,母子之間面對面的社會性互動,能增加孩子充滿生機活力的感覺狀態,在孩子大腦里產生喜悅的生化反應,修直了聯系孩子喜悅和動機的神經通道。因此,孩子在嬰兒期間,母子倆有穩定的親密關系,等他到了幼兒時期,學前期表現,更積極好奇和自信,和小朋友的相處更融洽,在情感的處理上更有彈性,更富有同情心。
? ? ? 孩子有與生俱來的生命潛能和自我構建能力,也是自我發展的能力,并通過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兩個內在幫助認識這個世界和發展自己,吸收性心智是一個整體,敏感期就是這個整體中的每一個細節,0到6歲的孩子有吸收性心智,他們的學習就像海綿吸水一樣,毫不費力的從周圍的環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而得到的信息不是進入他的腦中,而是構成在他的心智里,他對周遭的人和事物充滿了好奇和喜愛,如饑似渴的觀察周圍的環境,自發的去探索周圍的事物,吸收全新只分為兩個階段,0到3歲無意識吸收,3到6歲有意識吸收。
? ? ? 敏感期,是一個人一生當中能夠最輕松最容易,并且最準確的習得某種特殊能力的時期。如果這段時間他沒有按照他心里轉瞬的傾向去做,他以后可能永遠失去某種特定能力的機會,敏感期分為秩序感敏感期,運動敏感期,細小東西敏感期,感官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和社會性敏感期,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到了敏感期呢?有一個特質就是孩子會重復專注的做同一個在你看來毫無意義的動作,并且很享受這個過程,這些重復的經驗對加強孩子腦部的鏈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漏掉幾個敏感期,仍然可以長大成人,但我們許多成人都會痛苦的發現,在我們的心理,生理和社會關系上,漏掉了許多地方,使得我們動作粗笨,沒有辦法欣賞音樂,沒有色感,碰到數字就頭大,不善交際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少了敏感期的后遺癥,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預備相應的環境,充足的時間和足夠的機會,讓孩子練習和完善剛剛開始的每一個動作。
? ? ? 從這幾個方面都可以看出, 0-3歲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我們應當充分尊重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做個觀察者、協助者和幫助者,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