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一陣雨,數聲雷,幾縷風。
涼意襲來,煩熱盡消。樹更綠了,花也更艷了。道邊的香樟花開一樹,米白的花簇擁滿了枝頭樹梢。風過處,花朵簌簌地飄落下來,在樹下細細碎碎地鋪了一圈。潮濕的空氣里花香更顯濃郁。
這就是每一天。無論開心煩悶,不經意間總有花開花落,等你去遇見。平凡的日子,便添了生氣喜悅。
在網絡泡久了有時候會忽略身邊細節,虛虛實實有些難解難分。這幾天因緣際會又忙了次群組合并大搬家,感覺有些轉不過彎兒來。
畢竟幾百個陌生人,雖然有相近的愛好,卻是各自的性情想法,難免會有考慮不周的小小混亂。好在塵埃落定,各歸各位,終于是圓滿完成設定,大家又能開心聚在同一個平臺,分享交流、互通有無了。
也許是我著相了,總是希望一個群里大多數人都能輕松舒服地分享群資源,太在乎了。其實自己路過的各種群,吵的、鬧的、亂哄哄地多半不堪,我們的群也是要有小小融合才能共同向前的。
想來這是多數人的愿景吧,大家一起努力吧。能這么快,走到今天已是幸甚,結識有道之人若干。雖凡俗之人,與有榮焉!
如此我便放下了,安心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每一天有一天的進步或者偷得半日浮生又何妨?
小歇片刻,錯過新群紅包無數,但我終于靜下心來聽完了小小的寫作經驗分享,確實干貨不少,不是浮夸宣傳。邂逅小小公號也有好長一段日子了,同在圈內也不便打擾,默默關注就好。
大愛她的古風歷史人物傳奇,都是熱血情深的故事,雖然不那么現實卻很暖心。她的雞湯干貨平常我倒是少有關心,這個年紀要少吃油膩少激動,勵志什么的過過眼就好。咱清水白菜養養胃,開心向老最重要。
想起最近還偶然結識了一個有趣的老頭兒,意想不到的人物啊!最初的印象便是如此特別,簡直就是骨灰級文藝范兒,超級吃貨。
自打公眾號微圈生活以來,越來越容易邂逅奇異之人,一直自詡淡然不追星的我,近來也開始練出了星星眼。又一位大神級偶像啊。
本來很想給大家好好形容下這位大神的奇特之處,奈何這幾天事兒趕事兒,根本就沒好好請教他老人家。雖然他的鼎鼎大名久遠相聞,只是從未想過了解一二。又是機緣巧合才發現了這么有趣的人,感謝小芳為我和小宜引薦,跟著一群文字高手領略了這位高齡四百多的風流傳奇人物的風采,雖見不及一斑,卻令吾心向往之。他就是《閑情偶寄》的作者,明末清初戲劇家李漁。
來自寶島的蔣勛是現代知名的生活美學家,而李漁卻是一個穿越四百年的古代大生活家,將古人的閑情逸致發揮到極致并撰書流傳至今,令快餐時代的今人咋舌艷羨。
出身貧寒的他少時聰慧,文采飛揚,飽覽群書。年輕時也曾意氣風發,以蔭宗耀祖求取功名為己任。怎奈科舉失利,名落孫山。后又遭逢亂世,歷經改朝換代腥風血雨。對官場看淡的他選擇大隱于市,寫文排戲為生。他樂享生活,善于從市井日常生活細節中發掘樂趣,精于吃喝玩樂之道,專注研究細微尋常中之生活樂趣。
度娘稱其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從住室、與庭院、室內裝飾、界壁分隔到婦女梳妝、美容、烹調的藝術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窮人尋求樂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悶的途徑、性生活的節制、疾病的防治……”
連續幾個晚上我們在慢享讀書群里簽到聽講,跟著群主一起讀那以為深澀難懂的文言文,詞句釋義沒完全理解,卻已是莞爾不絕。這小老頭真的是貪吃成精的食神饕鬄,四時變化、各異食材都能被他品嘗出精髓新奇,各種精細別致的烹制食用方法講究,即便今日大廚也不一定比得過他。
他追求享樂之法,又深諳養身節制修心養性之道。再平淡再無趣的生活在他眼里都似能開出朵花來,常常語出驚人、奇思妙想令人笑倒。
而他的博聞廣見、奇事怪談更是趣味橫生,飽含哲思,讓人欲罷不能,卻又需要足夠的積累功夫才能一一明白,好在如今度娘便利,還是能夠慢慢咀嚼其中真味的。
每日匆忙浮躁一心多用中,我依然記得了,這是要慢慢領略的書中風景。《閑情偶寄》,我要用足夠的閑情去與你相遇,等著我吧。
記于6月21日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