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照例去群里簽到和許多人一起跟群主講解慢享讀書,依然是李漁的《閑情偶寄》,再次領(lǐng)略了老先生關(guān)于生活樂趣的奇談妙論。
他說了與其下棋彈琴玩高雅,倒不如觀棋聽音更能進退自如,享受閑趣真味。“弈棋盡可消閑,似難借以行樂;彈琴實堪養(yǎng)性,未易執(zhí)此求歡。”
因為下棋你必定心中謀劃布局爭一子之先機輸贏,彈琴呢又要正襟危坐注意儀態(tài)不能放松隨心。如果只是旁觀別人圍棋賭勝,輸贏與自己無關(guān);聽琴音美妙,按自己的喜好怎么放松怎么來,愿意怎樣聽都好。那自然可以率性而為,不拘小節(jié)。如此,大概不會輕易影響自己的愉悅心態(tài)吧。
老先生認為,有些沉迷棋藝的人連富貴功名都可以很瀟灑地放棄了,卻偏偏不能接受輸棋一著,招招執(zhí)著。這和那些連人口眾多的國土疆域都能輕易拱手相讓,卻在一碗飯、一杯水的瑣碎小利上斤斤計較的本末倒置行為有啥區(qū)別呢?
于是他的結(jié)論是琴棋之樂在于享受本身的美妙過程,而不是爭什么技藝的輸贏高下。實在心癢的話偶爾親身參與,不會沉迷到廢寢忘食心心念念的地步,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善于下棋的人呢。
就跟我們上網(wǎng)刷屏似的,不必執(zhí)著于得到什么或者一心娛樂至死把自己弄得緊張疲憊,享受過程的輕松自如,順其自然最好。
四百年前的智者,因博學(xué)超脫而境界高遠,視野開闊超前。他的思想理念可以一直影響到今人的日常思維,哪里有什么老古板之說。
再來看他談?wù)摶B。
“花鳥二物,造物生之以媚人者也。”他說嬌花嫩蕊是天地造化所賜,又怕花不解語于是又造出鳴音迤邐的群鳥來襯托輔助,讓人們可以在日常中盡情感受天地造化之美。這種心機手段好像與那些專門蓄養(yǎng)培訓(xùn)美女姬妾用來魅惑取悅旁人的方法相同。
他感嘆世上人不懂得欣賞花草自然之美,卻把那些看似如花似玉、歌聲婉轉(zhuǎn)的傀儡美人當成寶貝。真假不辨,美丑不分,簡直就是葉公好龍一般無二。
而李老先生自認是花鳥知己,真正懂得花鳥的美麗和樂趣。“每值花柳爭妍之日,飛鳴斗巧之時”,必定要祭奠上天表示感謝贈與,有酒祭酒,有食物就祭上食物,和那些善男信女虔誠向佛一般。“夜則后花而眠,朝則先鳥而起,惟恐一聲一色之偶遺也。及至鶯老花殘,輒怏怏有所失。是我之一生,可謂不負花鳥;而花鳥得予,亦所稱“一人知己,死可無恨”者乎!"
這老先生應(yīng)該算得上十足花癡吧,他對花鳥的恭敬喜悅正是他對萬物有靈氣的驗證吧,熱愛自然、敬畏自然正是功利浮躁的今人所欠缺的功課吧。
關(guān)于生活、關(guān)于自然、關(guān)于處世之道,這本書應(yīng)該還有非常多妙趣橫生的奇特見解,篇幅有限。我們還是跟著解讀慢慢理解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