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昨天說去XX,我不想去了你們去吧。回來告訴我情況。
Z:。。。。。。
Z:你看你也是會反悔的,還老說我。
L:我跟你不一樣,你是經常性的有很多次。
Z:你又不是只有這一次。
L:你不要老抓住某一點來講。有意思嗎?(不高興的語氣)
Z:那你還經常講我?
接下來L以沉默來回答,然后對話終止。在旁觀者看來火藥味十足。
這樣類似的對話幾乎天天在上演。在兩人剛接觸時經常吵的不可開交,現在意識到這樣的說話溝通方式不對,會傷害兩人的感情,某一方會沉默以使對話終止。畢竟吵下去贏了也沒意思還傷感情。
為什么L和Z會這樣,這周學了《暴力 —— 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剛好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現象。
暴力的樣子形形色色,上文的對話就存在暴力。
暴力是什么?菜蔬說暴力是圍繞在沖突性緊張和恐懼周圍的一系列路徑。簡單來講,暴力存在時,暴力者施加者與被施加者之間存在沖突性緊張,對峙雙方有恐懼感,緊張與恐懼并存。
所有的暴力都有指向性——尋找并攻擊較弱的受害者。
無論是哪種暴力,想要和平解決只有一方明確認慫,若雙方都不認,那么誰在心理上占上風,誰就基本在暴力行為中占了上風。在上面的例子中,L沉默不說話,這場爭吵和平熄火。若是L繼續,Z也不想認輸,那么在這場爭吵中誰能堅持不懈堅持自己是對的懟回去,那么他基本能在這次爭吵中贏,只要稍微動搖氣勢變弱,那么離輸也就不遠。
但是,好朋友之間吵架論個贏輸有什么意思呢?所幸L和Z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和平解決兩個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