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真的想解決嗎?問題又該如何解決?《你的燈還亮著嗎?》通過一些小故事啟發我們找到問題,解決問題。
一、問題來自哪里?
通過現象看本質,要想找到問題的核心,先了解問題的背景。生活中大多數的問題其實是現實和理想的差異造成的。雷龍大廈電梯慢導致上班的人等待時間長,影響上班時間,使等待的人很焦慮。因為不同的人對電梯的快慢理想值不一樣。如此看來問題已經很好定位了,也很好解決。要么改變電梯的速度,要么改變人們的心態。作者還舉了詹尼特。賈奧斯機場遇刁難的例子告訴我們“我才是問題的根源”,改變自己的認知才能解決問題。
此外,有的問題是為了考研而特意制造的困難。如考試、領導對下屬的考驗等等。當我們了解出題人的意圖,問題便很容易解決。
二、問題是什么?
? 作者花了三個章節問我們問題是什么?可見定位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幻想問題真的存在,通過多種假設定位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問題。接下來通過調查分析開始做減法。人家說的問題真的是問題嗎?是解決方案還是問題的核心?
? 更加崩潰的是,即使問題解決了,也無法確定問題的定義是否正確。
三、該由誰來解決問題?
? 既然人是問題的主體,由什么人來解決問題呢?曾有人說這世上只有三件事:他的事、我的事、天的事。所以相應的也是由當時人自己解決最為合適。當我們看到抽煙的學生自己意識到抽煙的問題,想去解決它時,往往更能找到可行的解決辦法。
如果是別人的問題,是否我們就無能為力了呢?這里有兩個方法:
1) 讓對付體會到問題真的存在。如校園停車難,讓能解決問題的人親自體驗一下,或者把他拉到同一戰線,問題會更好解決。
2) 啟發別人發現問題。正如《你的燈亮著嗎?》啟發我們去思考。就像那臺在漆黑的隧道行使的車,當你被問到“你的燈亮著嗎?“,你會主動的去思考并做出判斷,從何采取下意識的行動。
四、怎么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首先是面對問題的心態
你真的想解決問題嗎?如果你真的想去哪里,沒有人能攔住你,除了你自己。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發現了問題,但卻回避不想解決。湯姆通過計算機計算出了玩具成本高的原有出在運輸成本過高上,只要改變加工地點就可以扭虧為盈,這些問題其他人其實早就知道,卻沒辦法去解決,一方面是照顧到老板的情緒,因為現在的工廠離老板家近,一方面是沒辦法證明這一結論。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不夠痛。只有讓利益核心人真的痛了,他才能真正開始找問題,找方法。
面對問題我們需要幽默一點。這點是讓我最深刻的。幽默的人真的能交好運哦。解決雷龍大廈電梯問題時,正是因為彼得的幽默,才能吸引隔壁百貨大樓老板對他的幫助。以前我們總是在比誰最苦,這是在博得同情嗎?當我們笑著面對這些問題,我想連問題都會感覺到害怕。
2、解決問題的視角最重要
魚總是最后一個看到水的,有時候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我們很難找到問題。當我們跳出來看一看,就會撥開云霧見青天。
1) 想出至少三個可能出錯的地方;
2) 從三個不同層次進行提問。譬如:圖中的圓是什么?有可能是一元硬幣、是個乒乓球、甚至是個月球。看到的層次不一樣,對問題的定位也就不一樣;
3) 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假設;
? 4)保證團隊對問題的認知一致。可以通過文字化的方式明確的傳達,統一理解。
3、解決問題的最后幾點原則
?
所以問題的解決都是在尋找平衡。雷龍大廈電梯慢的問題,似乎很好解決。要么讓電梯提速,要么改變人們的想法。當我們倉促下結論,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后果。希望電梯快一點是坐的電梯的人的期望,是他們切實的感受,人們的憤怒源于對其感受的不認可和不理睬,不能簡單粗暴的鎮壓。而電梯提速費用昂貴,老板又不愿意了。最后,在不認可和不愿意之間創造性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加鏡子,從而平衡了各自的需求。
? ? ? ? 但是問題總是無盡的,而且相關聯的。一個問題的解決有可能引發新問題。之后維修公司發現電梯確實有問題,是一支死老鼠造成的,電梯修好后速度確實變快了,似乎問題得到了根治。電梯速度變快后造成下半時人流量變大,腳步變快,雇主梁先生被踩死。真相真的重要嗎?還原了事實人們真的就幸福了嗎?問題是永無止境的。
? 難道因為問題會不斷產生,我們就不去解決嗎?永遠不要停止尋找正確定義的的腳步。因為人們用于沒有足夠的時間把它做好,但永遠有足夠的時間重新來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