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間:2021.11.26
學習來源:培訓
學習內容:盧艷華《基于統編教材下的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探究》
學習心得:(2021.11.30)
2021年11月26日,有幸聆聽了盧艷華老師《基于統編教材下的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探究》的培訓,本次的培訓讓我感慨良多!下面來說一說我的收獲
? 盧老師,從三個方面展開了敘述:對多文本閱讀的認識;多文本閱讀教學的實踐意義;以統編教材為依托,建立開放多元的多文本閱讀。
? ? ? ? ? ? ? ? ? ? 一、更新了認識
多文本閱讀是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更新。在語文教育領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思想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是種具體的有生命力的教學形態。
其實之前在讀蔣軍晶老師的群文閱讀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感受。我也曾迷茫于學生讀了大量的文章后,為什么還要進行多文本閱讀?多文本閱讀對孩子們來說有什么樣的意義?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起有感情地朗讀,默讀、瀏覽卻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小學階段統編教材中對閱讀同樣有著不同的要求,五年級上冊的閱讀單元中就提出了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而根據數據表明,快速閱讀技能的形成,需要2000小時以上的練習。按小學六年算,每周就大約需要7個小時的閱讀,這些時間從哪里來,我覺得課堂教學中多文本閱讀的教學就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操作方式。
? ? ? ? ? ? ? ? ? ? ? 二、加深了理解
? ? ? 盧老師,根據對短文閱讀提出背景的闡述以及什么事多文本閱讀讓我對多文本閱讀有了更為深層的理解。由一篇到一類,由單篇到整本書。這中間的坡度是較為大的,而多文本就為兩者之間的搭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反思自己的教學盧老師所提出的多文本教學的現狀分析,也讓我看到了我在這方面的欠缺,課堂有廣度而無深度。在教學中,我們太重視對知識的傳授,在教教材,而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卻較為忽略,多文本閱讀填補了單篇教學的不足,培養了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能力,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注重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會學生會讀書,聚焦思維,學會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量的提升定會帶來質的飛躍,它在有效提升教學效益的基礎上,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此外,多文本閱讀教學加強了學生對教材訓練點的理解,運用1+x的教學方式彌補了單篇教學的不足。
? ? ? ? ? ? ? ? ? ? 三、找到了方法
? ? 對于多文本閱讀教學,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它的益處。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既然習得了這種方法,就要把它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中去。具體應該怎么去使用呢?盧老師也給我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統編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強調由教師引導向學生自主閱讀轉變,由單篇文章閱讀向多篇文章閱讀或整本書閱讀拓展。我們可以結合統編教材雙線組元的特點為線索,以單元人文主題+語文要素的方法,也可以以閱讀策略為線索,以體裁為線索,以人物為線索等等。精心篩選文本內容,圍繞雙線結構產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認知,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指向表達。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同類型的文章上把教材訓練點掌握的更為牢固。
? ? 總之,多文本閱讀教學說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我們在教學一線中去實踐,探討其奧秘,教會學生學會閱讀,學會積累,讓學生習得方法,獲得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