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么》讀書筆記
年少時,就曾讀過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具體情節已經淡忘,只是大概記得里面有些優美的詞藻,有些讓少年心動的情節。這些年,每年都會看到媒體調侃他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
看到這本書,起初是被書名所吸引。我也喜歡運動,跑步,足球還能偶爾堅持,但也僅僅是業余的消遣。總是很佩服那些專業的選手,尤其是得知村上君已經堅持跑步幾十年了,并且參加過大大小小的馬拉松和鐵人三項,敬佩之情不予言表
跑步時一般會想些什么?長期跑步的目的是什么?跑步對人生有什么啟發?帶著這三個問題,我讀了這邊書。
先聊聊書的大概內容吧。不像專業的書籍,文學類的書籍沒有刻意地邏輯結構,村上君只是把他跑步的心路歷程一一描述下來。最早為了鍛煉身體,保持體力來保持長時間的寫作。后來越跑越好,成了一個習慣。還參加了大大小小的馬拉松比賽。最厲害的還是去參加了鐵人三項(包括跑步,游泳,自行車)
他解答了我之前的疑問。一、跑步時大部分時間是空白的,但也會有偶爾的思緒。二、長期跑步不是為了長命百歲,更多是人生的一種態度,一種堅持的信仰。三、跑步除了帶來積極健康的身體,還帶來更多的自信,讓我們相信人生有更多的可能去實現
“人生逐漸變得忙碌,日常生活中無法自由地抽出時間來了”這句話隨著年歲增長更有體會,家庭瑣碎,生活負擔都一定程度影響了我們的人生進程。你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你想過什么樣的人生?這些是需要我們去選擇的。拒絕掉不必要的客套,堅信自己的目標
“藝術家的巔峰狀態因人而異”,陀斯綏耶夫斯基和多米尼克晚年才達到巔峰,這些話雖然像是雞湯,但是也說明了堅持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村上君二十到三十歲的時候,可以說過得很艱苦。所有的努力也只是為了維持生存,為了償還債務。但是他心里一定還保存著寫作的夢想。生活再怎么艱苦,我們也應該堅持,就像跨越險灘和攀越高山一樣。憋著一口氣爬過最艱苦的時期,積累條件后,來到一個稍微開闊的場所。這是你心里也生出了自信。“既然已經安抵此地,今后就算路途多舛,大概也能對付過去。做一做深呼吸,緩緩地環視四周,回顧走過來的路,就該采取的下一步進行思考”。他后來終于把餐館關閉了,專心于自己最愛的事業-寫作。
勝負之心雖然不那么強烈,但是人生依然要努力達成一個個目標。村上君一直強調跑步成績不那么在乎。他心里一直在默默努力達成一個個目標。完成半程馬拉松,完成全程馬拉松,完成鐵人三項。每次都不是那么容易,人生可以失敗,但是不能重復同樣的失敗。每次的失敗,村上君都自己反思總結提高。
才華和努力哪個更重要?“對小說家來說,最為重要的資質是什么?無須贅言,當然是才華。”然后努力堅持,才能把才華發揮淋漓盡致
“至死都是十八歲”,“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這是他的愿望
讀完這本書,我希望我能參加一次馬拉松,你呢?
2017.5.1晚 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