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寫倫理學的書。
倫理學,簡單說是研究道德問題理論的學科。
本書源于,亞里士多德,兩千三百年前的闡述。
尼各馬可是亞里士多德兒子的名字。
本書理論和論述性較強,對于倫理學中的概念進行了定義和講解。
理解皮毛做了記錄。
第一卷 善
善,是活動的目的。
事物的善,比如:醫術對應健康、戰爭對應勝利。
人的善,不同人喜好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善。
幸福是最高的善,完善和自足。
第二卷 道德德性
德性,是人們對于人的出色的實現活動的稱贊。
適度。
不及和過度,是兩個極端。
勇敢:不及是懦弱,過度是魯莽。
快樂:不及是冷漠,過度是放縱。
第三卷 行為
行為有出于意愿和違反意愿兩類。
違反意愿的行為,多帶來痛苦。
概念解釋:[選擇]、[考慮]、[希望]。
第四卷 具體的德性
[勇敢]:恐懼和信心方面的適度;
[節制]:快樂與痛苦間的適度;
[慷慨]:小筆財物給予的適度;
[大方]:大筆財物花費的適度;
[溫和]:溫和反面的適度;
[友善]:社交方面的適度;
[誠實]:也是社交方面的適度;
[機智]:消遣性交談的適度。
第五卷 公正
公正有兩種意義:守法與平等。
分配的公正、回報的公正、政治的公正。
第六卷 理智德性
(看不懂)
第七卷 自制
六種品質:超越、德性、自制、不能自制、惡、獸性。要避開后三種。
處于殘障與習慣的獸性和病態不屬于惡,不屬于不能自制范圍。
怒氣上不能自制,不像欲望上不能自制那樣可憎。
自制比堅強更值得追求,因為戰勝快樂比忍受痛苦困難。
自制與固執相似但不同。自制堅持正確并抵抗欲望,固執者堅持一切。
第八卷 友愛
友愛是生活必須之一。
有三種東西可愛:善、愉悅和用處。
朋友既不要沒有,也不可過多。
不幸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有用的朋友;幸運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有德性的朋友。
總結:
成為經典,個人認為:
一、先機;
二、形成影響力;
三、基礎,找到不變;
四、普遍;
五、客觀定義與描述,少說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