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論語〉學(xué)習筆記440子張第十九3》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今天是丙申年甲午月己巳日,五月十二,2016年6月16日星期四。
戒守又破。真沮喪啊!何時能保持精神內(nèi)斂而不為外物搖動呢?再立三月不違仁之期,重新開始。
【學(xué)習筆記】
一,子夏的學(xué)生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子張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么說的?"
那門人答道:"我們的老師子夏說:凡是直、諒、多聞的益友,可與他為友,如果是那便辟、善柔、便佞的損友,應(yīng)該拒絕與之相交。"
子張說:"我聽老師講的,和你們的老師子夏講的不一樣: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鼓勵人身上的可取之善,同情能力不足的人,這是我的老師孔子教導(dǎo)我的交友之道:泛愛眾而親仁。反觀自己,我自己就是大賢嗎?如果我是大賢,那我對人有什么不能容納的呢?如果我不是賢人,別人就會拒絕我,又何談能拒絕別人呢?"
二,子夏與子張,單就二人言論而言,有高下之別嗎?
1,表面上看有高下之別,很多人認為子張高出一大截還不止,高出不是一星半點兒。
2,實際上是這樣的嗎?實際上,兩個人各有立論,既不是對立,也不是比高下,他們仿佛從兩端走向中間一樣。樣子不同,子夏老實,子張張揚,但都在走向中間。
他們的立論是什么呢?
2-1,子夏講的是友交。對不對呢?當然對。高不高呢?絕不低。
2-2,什么叫友交呢?也叫做倫黨之交,交的是同類。一起走的師友、知己,這種倫理關(guān)系里面,同盟都不夠格,必須是同道。對這樣的朋友,中國人態(tài)度是嚴謹?shù)摹?/p>
2-3,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的周公,對選擇朋友也講了如下意見,他說:"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于己者處。"
2-4,孔子也講過同樣的意見:"毋友不如己者"。
3,子張講的是泛交。對不對呢?當然對,高不高呢?很不低。
什么叫泛交呢?也叫做尊卑之交,尊卑也就是泛交,也就是社交,廣交朋友,是一種開放的姿態(tài)。
三,怎么運用他們的立論呢?
1,初學(xué)者,更適合跟著子夏的立論修煉,有所擇,有所守;嚴擇交友之道,不用太顧著待物之宏的事兒。
2,大成者,既已己立,當以達人,就應(yīng)該跟著子張的立論應(yīng)世。子張講的是待物之宏的道理,而不是擇友之道。
3,張居正先生講解說,完全分成兩截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有一跟貫穿兩端的線:主善為師。
【學(xué)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論語>》張居正著
《論語正義》劉寶楠著
《論語新解》錢穆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