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末晚言
(1)
談了很多關于婆媳關系方面的話題,但這個話題似乎永不終結。一直有讀者咨詢我關于這方面的問題。
忘了在哪看過一句形容婆媳關系的話,現在分享給大家。
“所有被婆媳矛盾困擾的女性,都處在一種既享受了宗族式傳統婆媳關系的好處,又不愿做任何約束妥協的悖論狀態中。”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給大家翻譯一下就是:現在的絕大多數媳婦既想一邊享受舒適的生活環境,一下班就有熱菜熱飯等待,但一邊又想不用忍受嘮嘮叨叨與代溝矛盾。
這種婆媳狀態可能嗎?可以說,幾率微乎其微。
可能有人會說,可是我是每個月都給婆婆錢了呀!
不好意思,在上一代人,尤其是婆婆的觀念里,你給錢是應該的孝順,而她伺候你是情分。不信,你們可以去走訪下那些已經成為婆婆的人,看看她們是怎么說的。
排除掉那些少數油鹽不進的婆婆,還是有人能很好的處理婆媳關系的,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讓我們看看平時應該注意什么。
(2)
盡量不要和婆婆同住
婆媳矛盾之所以能夠產生,最大的原因是:和婆婆一起住。
即使是夫妻,或者親母女,亦或者是閨蜜之間,都免不了口舌之爭,更何況是婆婆這種沒有血緣維系,沒有情感支持的所謂的親屬。
牙齒有時都會咬到嘴唇,更何況,如果你們住在一起,你們還要共爭同一個男人,同用一臺洗衣機,共用一個廚房,可以說很多東西都是交織在一起的。那么,這種情況下,你覺得你們不會發生矛盾?
那么,問題來了,有人會說,公婆老了自己住不安全,那該怎么辦?
很簡單,聰明的人懂得什么叫“一碗湯的距離”。這樣,既保證了年輕小兩口的自由,又避免了矛盾,公婆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也照顧得到。
有條件的情況下,不要讓婆婆帶孩子
現在社會壓力大,競爭大,很多年輕夫妻不是不想自己帶孩子,而是真的迫于生活的無奈。對于這種情況,我無話可說,只能說跟婆婆互相理解,多想想婆婆的好。
畢竟,撫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而不是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的責任。還是那句話,在享受某種優待的時候,你也必須要承擔那種優待所帶來的副作用。因為它們是相互共生的,有得必有失。
但是,還有另一種夫妻是有能力自己帶的,但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讓本該安享晚年的婆婆來帶。
不得不承認,讓老人家帶也是有好處的,比如增加隔代感情、作為父母的你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你們想做的事,但同時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婆媳因育兒觀念的不同而產生的矛盾。
聽人說,三年一個代溝,那我們跟婆婆又是幾個代溝?所以我們很容易因方法論上有執念,無論是誰稍許指點誰都會傷及感情。
彼此都是因為愛孩子,都覺得自己的方法對孩子更好,雙方都僵持不下。
嘴要甜,戲要會演
很多婆婆其實無非就是想要得到一個認可、一個面子、一句奉承、一個禮物。
這些不都很簡單嗎?平時嘴甜一點,“媽”叫得響亮一點,出去玩時順帶個小禮物表表心意,就能讓婆婆喜歡你很久。
甜言蜜語幾乎對誰都受用,雖然知道那有可能是砒霜,但就是心甘情愿的吃下去。
所以,你平時多夸夸婆婆,再送點小禮物,既讓她有面子,又讓她有里子。
如果做到這樣,她就算不把你當成寶貝,多半也不好意思再為難你。
懂得“利用”好老公
有句話說得好:同樣的一句話,老公跟婆婆說,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你跟婆婆說,那就是故意找茬。
很多媳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或者遇到了個愛甩鍋的掌柜老公,就會產生婆媳問題。
不得不說,還是有很多作為老公和兒子的人,不想或懶或沒能力處理好婆媳間的問題,而讓媽和媳婦直接針鋒相對,這是很不明智的行為。
所以,該讓老公出面去溝通的時候,堅決不自己出面。
老公是有義務處理好家庭紛爭的,別讓他太悠閑。
不要把婆婆當成媽
不要對婆婆期望太高,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不難你難免會失落,難免會不甘。
婆婆肯定是對自己兒子比對你好,肯定是對大姑姐、小姑子比對你好,這點你應該一早就看開。
就如,你對自己媽會比對婆婆好是一樣的。
你要做到即使你對婆婆很好,也做好她不會回饋你同等份量的好的心理準備。
當然,你也可以不用對婆婆掏心掏肺,而是建立好彼此的底線原則,互不僭越,相敬如賓,尊重好彼此。
(3)
最后,其實這個世界多彩又紛呈,多到外面走走,多與外界溝通,你會發現婆媳這件小事簡直微不足道。
女人,還是要多多的賺錢才有底氣,而且眼界跟心胸也會隨著經濟能力的增長而逐漸增長。
到那時,你會發現婆媳矛盾并不是多大的事。
作者:夏末晚言,一個做什么事都不會開心,除非有人給她點個贊她就能開懷大笑的90后雙魚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