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掙得多手上的票票流失得越多?像以前我們每個月的開銷也沒這么大的吧,多多少少還是有結余的。自從汪先生來N城后,薪資是提升了,我們就直接變“負翁”了。這問題到底出哪里了?我保證我們沒有亂花。我知道了,是房子。9月初,媽媽說不想在W城生活,到了這么多地方還是喜歡H城,其實我也是這樣想多,況且我和汪先生的規劃是將來的定居點會在N城和H城中選一個,最后在得到汪先生的認可后,我們就買了這個房子,從此欠下好大幾屁股債。所以,我們掙到的錢還沒有到我們到腰包就流失了,用清崎先生的話說就是服用了財務瀉藥。無論我們賺多少錢,都總是以掙錢的速度花掉錢。
為了留住一些錢,并且依據我們目前的債務情況,我和汪先生商量我們每個月存薪資的10%。嗯~預料之內的,我的提議被無情否決 。他的理由是如果把償還債務的錢用于定存或者定投,那么本來可以一年還清的債務就得變成兩年,他認為沒有意義。額~這和《小狗錢錢》中吉婭爸爸的想法簡直一模一樣嘛。我堅持我們要在還款的同時要有積蓄,至少10%。結果,汪先生來了句,我說的那些書中的知識只是些理論的東西,根本沒法投身于實際生活。OMG,我的語言就這么沒有說服力?!如果我去做傳銷,豈不是很容易被識破?看來,溝通能力有待提升。
但是,你以為我會放棄說服?當然不。不管掙多少錢,我堅持我們都應該投些錢在現金流象限的“I”象限中,這點得益于清崎先生和《小狗錢錢》中金先生的建議。最終我們各退一步,本月存款700元。雖然和我預期規劃的出入大了些,但是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好的開始。汪先生還是不太信任我的,不過沒關系,我會好好學習,直到他給我豎大拇指。不讀書時我就是個自滿的井底之蛙,讀書之后才明白自己的無知。我希望我們將來可以不用圍著錢打轉轉,不用到老還要煩惱養老問題,我想做的就是意識到了危機,就盡早準備。
《富爸爸財富自由之路》中對于財富的定義,也令我很震驚的:不進行體力勞動(或者你家里的所有人不進行體力勞動),你所能生存并仍然維持你的生活標準的天數。他認為,財富是用時間衡量的,而不是用money度量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我們更加有必要做積累了,償還債務和積累資產是沒有沖突的,可以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