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考慮以盈利為目的,有作品產出,那么獨立游戲開發者絕對是“人數少但很厲害”的重災區。和他們在一起工作,就像在創造一個美麗幻境吧?
1.UsTwo
作品“紀念碑谷”,由8位成員用55周創作而成?,F在已經在紐約、瑞典Malmo、悉尼、倫敦有四個工作室,有200-500個員工。
2.Imangi Studios
作品“神廟逃亡”,最開始是Keith Shepherd和Natalia Luckyanova組成的夫妻店?,F有11-50個員工,基本上就招了幾個美工和商務人員。
Keith Shepherd
Natalia Luckyanova
3.Mojang
作品“我的世界”(Minecraft),現已被微軟收購。推薦觀看電影《Minecraft: The Story of Mojang》——我的世界 (豆瓣)
4.Jonathan Blow
作品“時空幻境”(Braid),獨立游戲開發者Jonathan Blow制作。馬里奧形式的橫板過關解密游戲,第一個獲得巨大商業成功和玩家、媒體口碑的游戲。經三年開發完成。
5.阮哈東
作品“Flappy Bird”,越南獨立游戲人阮哈東花費幾日制作,每日收益高達數萬美元。之前阮哈東做獨立游戲已經4年,開發的30多款游戲中僅有“Flappy Bird”走紅。據36kr報道,“參加編程競賽,進入了前 20 名并因此獲得河內僅有的幾家游戲公司之一 Punch Entertainment(開發手機游戲)的實習生位置。前老板對他的評價是,速度和技能突出,但個性獨立,不想被人管。”
6.A Stranger Gravity
作品“千山飛鳥”(Gatherting Sky),由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組成的獨立游戲工作室。去年8月獲得Casual Connect SF 2014十佳獨立游戲的榮譽,它的靈感源于椋鳥的群飛行為,采用清新自然的水粉手繪風格呈現畫面,與游戲本身的氣質完美匹配。
7.Simogo
作品“Year Walk”和“Companion”,由兩個瑞典年輕人Simon和Gordon組成。游戲情節融合了瑞典古老民間傳說,唯美中有點恐怖。*畫風太美,已決定臨摹了恩。
8.Nyamyam
作品“紙境”(Tengami)。 Nyamyam 團隊由 3 個人組成,位于英國,成立于2010年下半年。在成立 Nyamyam 之前,3 人都在知名的游戲大廠 Rare 工作。他們甚至不在一起工作,Phil和Jennifer在英國本部工作,而Ryo則住在日本,只在固定時間里通過Skype進行視頻通話。
由于國內付費游戲生態并不很好,所以只寫兩個相對成功的獨立開發者,且行且祝福。
9.椰島游戲
作品“決戰喵星”,首批拿到Xbox和PlayStation開發者資格的獨立游戲工作室。
10.幻獄二人組
作品MUSYNC,國產音游,開發者 I_Inferno(幻獄 真名張秋馳)和程序猿小伙伴兩個。Playstation mobile上好評眾多,iOS 版蘋果官方推薦,進入過 iPad 游戲暢銷榜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