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手機上任務挑戰失敗的提醒讓我大吃一驚,竟然沒有挑戰成功!?這個結果讓我感覺沮喪。因此整個早上讓我心煩意亂的,還因為孩子一點點小事而動了肝火。
愛人提醒我“注意情緒”時,我突然覺察到一點——這不是“踢貓效應”嗎!?我期待任務挑戰過關,但是這個期待和現實不符合,這導致我情緒沮喪,我因此轉嫁情緒到家里,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能夠認識到“觸發器”,并據此時刻覺察到自己的言語、情緒、信念上的問題,這是一種怎樣的幸運!
再次參加“分身術”訓練營,和我最親近的太陽姐一起挑戰以后,回過頭來審視自己,小我一直相伴,即便標榜自己是個理性的人,只要是“人”,自己大腦的“杏仁核”還存在,就難免會遇到情緒的出現。
三天訓練營,讓我認識并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言語、情緒、信念三個維度思考自己當下。讓自己在刺激和回應之間,有可以選擇的權力,這種權力,讓自己不再臣服于“小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第一天:言語
古人有個成語叫做“積毀銷骨”,其實不僅僅是詆毀,即便是其他不經意的言辭,也有可能成為一個觸發器,影響自己的情緒,進而影響自己的行動。所謂言語會傷人,正是如此。
言語不僅僅會傷人,言語還會“滋養”人。這里的“滋養”,其實是在滋養自己的“小我”,讓自己的小我膨脹。第一天的分身術訓練營內容其實核心點有三個:
- 觀察自己的語言來訓練自己的分身能力
- 了解“小我”的具體表現和危害
- 學習使用自我分析表找到小我喜好
過去聽人說“一語傷人六月寒”,了解自己的語言觸發,不僅知道自己容易被什么樣的語言觸發“小我”,也會自然而然的觀察別人的言語是否帶有負能量,當你發現別人言語中故意或不經意中的負能量時候,你就很不容易被傷到了。
第二天:情緒
情緒,尤其是負面的情緒,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影響自己發展,傷人傷己的毒炎。很多人停滯不前或者深陷其中,往往是因為掉入情緒陷阱不能自拔。那么,第二天分身術訓練營的關注點就在于積極主動的看見情緒。
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最大的威力并非他有原子彈一樣的爆炸力,即使是歇斯底地的人,單單靠負面情緒,也沒法殺人放火。但負面情緒有兩個可怕之處尤其厲害:
- 一個是無形無質。負面的情緒讓你不知不覺深陷其中,一旦徹底陷進去,似乎自己就變了一個人那樣,無法自控,被情緒所困。有的人因為追求菇涼陷入情殤,有的人因為工作環境,情緒失控,有的人則是和父母親人交織在一起,把愛變成互相傷害……
- 另一個危害在于情緒會傳遞。永澄老師講了一個心理學效應叫做“踢貓效應”,父親在公司受了氣,發泄給妻子,妻子又訓斥了孩子,而孩子則只好狠狠踢了貓咪一腳……負面的情緒會傳遞,而不知道在哪個環節會造成傷害。歷史上著名的例子就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鬧情緒,因不忿列強指手畫腳,然后向世界各國宣戰的故事。那場戰爭讓中國徹底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
分身術訓練營,在于把這種情緒覺察出來,讓無形的情緒變成有形。這是一種分離情緒我和理性我的好辦法。
第三天:信念
幾年前,我和永澄討論情緒管理,說到情緒管理的本質是什么,永澄認為情緒管理的本質在于八個字:
念起即覺,覺已不隨。
分身術的訓練是從語言到情緒一點一點的深入。最后要告訴大家的,就是情緒背后還有個東西叫念頭。也有的人叫信念。信念如果不清楚,如果你不能覺察,你就無法控制情緒,因為很多時候,情緒都是由信念產生的。這種信念的問題,導致我們沒有辦法有效的分身。我們最后的目的就是來集中力量,觀察自己內心,這個念頭的萌生,然后去解決它。
永澄給出了一些典型的不合理信念,并進行了深入剖析。解決了信念從哪里來的問題,然后再用“白兔愛肥鵝”模型樹立正確的信念。
三天的感受,感覺自己進入了一臺高速分離機,快速的把自己脫粒去皮,分離出那個“小我”,發現他究竟想要什么,究竟靠什么膨脹,又應該如何應對它。
小我是殺不死的,他產生于我們的“爬行動物腦”,和我們共存共生,我們只能和他談判對話,讓它和我們一起生長才是王道。這是分身術訓練營的重點所在——
- 分離自己,發現小我
- 覺察問題,梳理信念
- 對話小我,分身成長
養成分身觀察的習慣,的確讓自己會成長的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