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經營管理合理化手法及技術的導入,使農業經營成本降低、品質提高,是農業升級必走的方向及途徑。不過,在合理化的改善過程中,必須循序漸進。
現場管理的改善的成功經驗之中,7S、顏色管理、廣告牌管理均屬于現場管理的基礎性手法,導入農業界加以應用亦十分適用,《農場經營管理36技》將7S、顏色管理、廣告牌管理稱為「農場管理三件寶」,這三項現場管理手法的定義及特性會分期介紹給大家。首先是7S管理法,具體如下:
最早發源于日本而且是5S,指的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和素養(Shitsuke)五個項目,因日語的羅馬拼音均以"S"開頭,簡稱為5S。現代管理引入安全(safety)和速度/節約(speed/saving)的概念,成為新的7S。
沒有實施7S的農場,觸目可及地就可感受到職場的臟亂,例如地板粘著垃圾、油漬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層,各種農場產品與箱子亂擺放,剛修建好的稻草人被風吹的東倒西歪,拖拉機在狹窄的空間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導進的最新式設備也末加維護,經過數個月之后,也變成了不良的機械,要使用的工具、計測器也不知道放在何處等等,顯現了臟污與零亂的景象。農場員工在耕種或者接待中顯得松松跨跨,規定的事項,也只有起初兩三天遵守而已。改變這樣農場的面貌,實施7S活動最為適合。
7S的定義與目的
1S-整理(Seiri)
定義:把「要」與「不要」的物品、產品分開;處理不要的物品、產品,使「不要」的物品、產品不會多占據空間,也不會阻礙正常的生產作業。基本判定原則,是將未來3 0天內,用不著的任何東西都可移到儲藏庫。該階段關鍵道具“紅單運動“.例如:丟掉倉庫里不需要的物品、產品;處理已沒有飼養效益的產物,及不能再使用的農具、工具;割除農舍四周的雜草。
目的:將"空間"騰出來活用
2S-整頓(Seiton)
定義:要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方法擺放整齊,明確數量,明確標示,既實現”三定“:定名、定量、定位。
目的:不浪費"時間"找東西
例如:農具、工具以固定的方式及地點放置;先儲存的原料、肥料先使用,以免過期腐壞造成浪費。
3S-清掃(Seiso)
定義:清除農場內的臟污,秸稈及生物垃圾,及時修葺農場設施設備,并防止污染或者意外發生。
目的:消除"臟污",保持農場干干凈凈、明明亮亮
例如:定期清掃、檢查農機與設備;定期檢查農舍的設施、屋頂。定期清理溫室周邊的秸稈及病蟲害秸稈葉子,減少蟲害繁衍,防止病害蔓延。
4S-清潔(Seiketsu)
定義:將上面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遇到問題隨手復原,維持整理、整頓、清掃的成果。同時,可持續防止意外、異常的發生。
目的:通過制度化來維持成果。
例如:制作農機檢查記錄表或記錄廣告牌,以免忘記進行定期檢查工作;在倉庫中制作各區儲存標示牌,以利正確定位、定量儲存貨物。在游客中心設置定時清潔記錄單,保持場所干凈清潔。
5S-素養(Shitsuke)
定義:培養文明禮貌習慣,按規定行事,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目的:提升"人的品質",成為對任何工作都講究認真的人
例如:制作農場工作重點、流程廣告牌,并養成遵守的習慣,讓農場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負責任的主人。休閑農場能夠及時解決游客遇到的問題及需求。
6S-安全(safety)
定義:安全生產,清除隱患,排除險情,預防事故的發生。
目的: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的連續安全正常的進行,同時減少因安全事故而帶來的經濟損失。
例如:農場有些灌溉渠塘,注意做好安全防護,杜絕兒童溺水的危險。干物質秸稈及時整理運出農場或者進行集中處理,對農場電力線路及設備進行定期檢修,避免火災火源。
7S-速度/節約(speed/saving)
定義:就是對時間、空間、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發揮它們的最大效能,從而創造一個高效率的,物盡其用的工作場所。
實施時應該秉持三個觀念:能用的東西盡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態對待企業的資源;切勿隨意丟棄,丟棄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價值。
節約是對整理工作的補充和指導,在我國,由于資源相對不足,更應該在企業中秉持勤儉節約的原則。
一、產物的整理、整頓
〔農場案例〕:飼養、養殖的管理
找出再吃也長不大的成豬,以免浪費飼料及時間!
處理先天長不大的石頭豬,可節省飼養成本!
◎效益:透過整理、整頓,節省喂養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時間及飼料的浪費。
架存的整理、整頓
〔農場案例〕:原物料、藥品的雙倉管理
原物料、藥品的雙倉管理例如:將日常作業需要使用的肥料或飼料分類后,「定點」、「定量」存放。
先用A架的原物料!
一段時間之后......
A架原物料用完后,將A、B架上的標示牌互換,A架則成為存貨架;B架成為使用架。
◎效益:物料安全庫存的掌握;確保物料先進先出,避免形成呆料、呆貨,或造成腐壞浪費。
二、工具、物料的整理、整頓
〔農場案例1〕:農機工具的管理
農機工具的管理
1.在墻壁或放置板上,繪制工具的位置及形狀圖。
2.工具依照墻壁或放置板上的位置及形狀圖定位。
3.無論拿取或歸位都很方便!
◎效益:取用迅速、歸位方便,且可避免遺失。
〔農場案例2〕:工具、物品及藥品拿取的省力化
1.最常用的工具放置于75~175公分的高度最方便拿取!
2.日常作業最常用的物品、藥品,放置在75~175公分的高度的貨架上,使用最方便!
◎效益:拿取方便、節省體力,不必彎腰或爬高取物。在目前農業勞動人口老化及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農友們需要省力化的作業方式。
三、環境及生產流程整理、整頓
〔農場案例1〕:果園及農路的規劃
山坡上柑橘園規劃、整地后,園內無坡檻,農友可省力地進行垂直移動作業,同時,向內緩凹的水泥農路可兼作排水溝,使園內土壤不易因雨水沖蝕而流失。
作業道是向內緩斜的道路,遍植百喜草保持土壤的水份及透氣性。
農路整頓規劃后,勞力密集的作業,易以機械化作業替代,日常作業及運搬即可省力化。
作業道是專供日常管理作業及小型機械通行的園區內道路系統,可方便農友進行機械化的施肥、除草、采收等作業。
◎效益:農路整頓規劃后,勞力密集的作業,易以機械化作業替代,日常作業及運搬即可省力化。
〔農場案例2〕:樹型的改造
◎效益:改造后的樹型,高度不會過高,可便于農友的日常管理及采收作業,同時,也可讓果樹充分、平均地接受日照。
四、集貨場的整理、整頓
〔農場案例〕:柑橘、蔬菜、花卉等的集貨管理
集貨場可以用黃線標示出各作業區位;以白線標示出不同的儲運、配送客戶,使不同的工作可以有定位,并且循序進行。
◎效益:讓集貨場的作業區與搬運區的區位明確、作業動線流暢,讓集貨作業人員工作安全,又有效率,同時,進貨、出貨有秩序,可避免混亂的情形發生。
農業引擎原創授權首發
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