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也都參加過各式各樣的微信群,但是一般都是默認靜音,很少有參與,偶爾打開看看。一些企業也逐漸意識到消費者社區運營的重要性,包括作者自己公司也運營者用戶的微信群。然而如何讓用戶真正活躍,能夠彼此交流和共同成長并不是很容易。
最近參與了一個數據可視化愛好者的微信群,一個在美華人發起的。從他的運營里,發現了一些值得思考和學習的地方。
1. 有時間節點的可預見性
我加入了這個群,我需要怎樣的投入,或者我能夠有什么收獲?這是一般我們運營一個群都會考慮清楚的問題。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欠缺考慮的在于時間節點。確定的時間節點優點在于用戶可以把社區的活動或者內容納入自己日常生活的計劃中。例如,我可能知道這個社區每周一晚上會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或者內容分享。通常我們社區運營里,很常見一些心血來潮的用戶今天參與了你的活動,但是否能夠讓他未來繼續參與,能讓他的時間規劃中納入你的社區內容,一方面內容本身有價值肯定是很關鍵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時間節點。
例如筆者參與的這個群,是一個維持一年的計劃。一周一次在一個平臺上發布下來數據,下周一之前所有的人需要交作業。這樣對于筆者而言,一周內騰出來一部分時間來參與便很自然融入了我的日常時間計劃里。
2. 規則維護社區質量
另外,就是規則的重要性,規則其實是對于社區人的一種保護。很多社區運營到最后就變成了大家哄搶紅包或者各路神仙發廣告的地方了。人們之所以希望留在社區里,是因為社區里面有我們希望能夠交流溝通的人,我們能夠以社區的形式一起學習,一起前行。
同樣以這個可視化愛好者群來舉例,凡是加入群的人,也就意味著你加入了這個為期52周的馬拉松競賽,群主規定,連續四周不交作業的人將會強制退群,如果你不是能夠跑這場馬拉松的用戶,那么你也不會是我們社區的隊友。規則讓我們有效篩選用戶,保證社區的高質量。
3. 從圈內到圈外
社區總歸是小群體,如何從小群體像外進行有方向性的延伸,也是增加社區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打個比方,一個100個觀眾的舞臺和一個10個人的舞臺相比,肯定前者更有吸引力。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將用戶的競品內容帶入那個100個觀眾的舞臺也是社區運營者需要思考的內容。例如,我們社區要求作品要分享到Twitter上,并@一些更權威的人群,你可以打開global的世界,看到更多的人對你作品的點評。
4. 碎片化內容的整理和沉淀
社會化媒體的碎片化內容既有他的優勢,也有他的劣勢。劣勢是太碎片化了,不像傳統論壇那樣能夠有效沉淀內容。這當然需要社區運營人員額外的付出,例如將大家的常見問題、作品等內容整理在一個平臺上。在沉淀內容的過程里也是沉淀你的用戶。
5. 主持人也是愛好者,樂于分享和付出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就是社區的運營者,或者叫主持人。記得在研究生實習時候一個寶潔出身后創業的老板提出了影響者營銷的概念,提出未來品牌對于消費者的引導而非靠傳統的廣告媒體宣傳進行用戶影響,當下,品牌的潛在消費人群以興趣愛好為中心聚集起一個又一個的社區,消費者更容易被影響者的話語、社區的聲音來影響。影響者可以定義為一個領域里有獨特見解的人,她也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但是卻對特定領域充滿著熱情,并且樂于付出。社區運營也是一樣,主持人本身更應該是該領域的愛好者,并且樂于付出和分享。換一個角度說,如果主持人本身都沒有熱情,如何能調動的起其他人的熱情呢,主持人本身就沒有經驗和專注,又如何能讓其他人follow你的指示和關注你的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