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過一家大藥房,門口掛著一張幾米長的廣告紙,噴著幾個特醒目的字:春季是最好的補鈣時節。旁邊還有一些有關介紹,不過我沒仔細看。
鈣主要用于構建身體的骨骼和牙齒,鈣質的流失會造成骨密度下降,影響身體承重能力,并容易導致腰酸背痛和骨折,特別是到了老年階段。在我奶奶還沒過世前,就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只要一不小心輕輕一摔,就會導致嚴重扭傷或骨折。
到底是什么造成骨質流失?
細胞的生存和運行需要特定環境,血液和體液的酸堿值必須維持在弱堿性,而現代人的飲食生活方式很容易帶來過多酸性物質,如碳酸飲料,各種米面甜食,魚蛋肉等。為了平衡中和酸性物質,避免對細胞的毒害,身體就會從骨骼中抽取鈣質,而這對骨鈣的流失損耗巨大。
如果在飲食上沒有做出調整,仍舊大量的攝入酸性食物,那再怎么補充都會是杯水車薪。
之前在巴馬長壽村,我曾親眼目睹很多老人,雖年過百歲依然身體硬朗,仍能參與勞作。在他們的一日三餐中,也都偏重天然植物性飲食。
另外,預防骨質疏松還需加強運動。身體很聰明,如果平時運動量減少,身體就誤以為無需再維持高密度的骨質,因為已經足以應付平常行動所需。只要加強運動,身體就會想方設法從所吃食物中尋找所需鈣質,并注入骨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