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展望,聚愛前行
? ? ? ? ——班主任工作總結
寶雞高新鳳師實驗小學? 何榮榮
時間總是匆匆而過,剛剛還沉浸在緊張的復習中,轉眼又到了自我總結的時刻,回首一學期的工作,有過喜悅也有過遺憾,但看到自己的學生在失敗與成功中不斷摸索前進,心中還是倍感欣慰。這是我擔任本班班主任的第七個學期,通過七個學期的努力,班級管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學生的行為規范基本上納入正軌,班級情況也較正常。這一學期主要目的是強化班級管理意識,鞏固幾個學期的管理成果,將班級管理再上一個新臺階。
一、常抓班級常規,助推習慣養成
學生從早晨上學到放學,一日的常規是否規范、文明,影響到良好集體的形成及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從小事抓起,抓好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期初,我就根據班中的實際情況,再次明確了各個小先生的職責。如:檢查紅領巾佩帶及校服整潔情況、檢查兩操、監督衛生衛生保持、檢查課桌椅是否擺放有序、檢查有無違反紀律等。同時,我利用班會、晨會讓全班同學討論,明確小學生應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不斷強化,幫助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2、 深化一人一崗,實現自我管理
?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志。”因此,我在班級管理實行”一人一崗責任制”。班級內部各類學生干部及所有成員都要明確自己在建設班集體中的工作職責,這樣全員參與,人人有事,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因素,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力爭“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面的提高。
為更好落實"一人一崗”管理機制,我設置了以下四類崗位:值日班長崗位、學科類崗位、常規檢查類崗位和服務類崗位。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明確自己的責任,我在之前的基礎上利用班會時間重新商討制定了班級“一人--崗制”的責任分工,并制作成責任手冊。責任手冊里分工很細致,對每個崗位的員得都進行了說明,而且根據每學期的活動及班級特點把事情具體化。這樣明確的分工讓每個一生明確自己該做什么,還能為其他回學主動監督起引導作用。并為期末各種獎勵的公平、公正和公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要讓孩子明白崗位職責及分工外,我們還要對孩子們的管理崗位提出明確要求,在明確的要求指導下,孩子們才能有據可依,而且要求還要具體、細致。例如:班級桌子的擺放,課桌管理員不可能一個一個幫他們擺。每次我上課前都要讓孩子擺桌子,但是發現一節課后又恢復了原樣,后來我給孩子們固定每組桌子的擺放位置,根據腳下的線來確定書桌的位置。
三、巧用獎勵機制,激發成長動力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教育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要點燃學生積極行為的火焰,表揚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因此,我采用每日表揚。每日表揚要精準而具體,不能大而空。看似簡單的表揚,實際上是基于事實的精準贊美,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被看見、被重視的幸福。
每周反饋。利用班會課時間進行上一周的復盤,公布個人及小組積分,以激發競爭活力。我也會根據每周的總結與反饋,持續關注班級情況并進行方法調整,以確保學生都能在競爭中成長,在合作中進步。
每月評選。月評選以積分量化考核,選出優秀的小組和個人,進行積分累加、物質獎勵和頒發獎狀,讓學生的優秀表現得到認可與鼓勵,并激勵他們在各個方面繼續努力。拍照發班級群,讓家長能夠看到孩子在學校的照片,收藏這珍貴的瞬間,也能讓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本學期開學初我們共同商定了,本學期的班級獎勵規則,那就是每月獎勵積分排名前五名的同學,他們可以得到實物獎勵,具體是什么實物獎勵是通過抽獎的形式決定的,這也增加了獎勵的神秘性,也是為了激勵所有孩子向優秀看齊。積分排在六到十的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信。就這樣執行了兩個月,我發現兩次受獎勵的同學基本沒有大的變化,為了激勵更多的孩子,我決定擴大獎勵的范圍,形式也進行了調整,那就是套圈圈,前十名三個圈,十一到二十名的同學兩個圈,二十一到三十的孩子一個圈。終于到12月的第一個班會了,我提前準備好了套圈所需要的東西,在他們以為此次獎勵跟他們大部分人沒關系時,我宣布了新的獎勵方式,教室瞬間沸騰了,但孩子們看到了我的手勢,立刻安靜了下來,于是我們很快布置了起來,孩子們也躍躍欲試,就這樣套圈比賽開始了。看,小張同學一扔即中,開心的拿起自己的“戰利品”回到了座位;小閆同學伸長了胳膊,瞪大了雙眼,連扔三次都沒套中,臉上難掩失落……就這樣套圈游戲結束了,孩子們臉上有興奮有喜悅有失落但更多的是對下次套圈的期待。
學期總結。持續激發學生成長動力。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與學生攜手同行,共同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