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臨睡前,刷了下微博??吹綇V州圖書館發的晚讀,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詞·長相思
作者: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逾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默默的讀了幾遍,不由的感嘆,意境實在是太美了。
對于納蘭性德所知甚少,只知道他是清朝有名的才子,對于他的了解,大部分也都是源于影視劇,影視劇里通常把他與他的表妹衛琳瑯聯系在一起,又是好大一出凄美而愛而不得的感情劇。
自然,這個又是屬于子虛烏有的事情。
然后,就去網上搜索了他的資料。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1]? 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滴跏迥暄a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拜徐乾學為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英年早逝,感覺在年齡上,已經活贏了他。
看到了他所著的詩詞,雖然水平有限沒看懂,但是不排除很欣賞。
木蘭詞
作者: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愿
詞·畫堂春
作者:清·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
爭教兩處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
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
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
相對忘貧。
還有非常多,讀起來都即優美又傷感的,可能是天涼了,容易傷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