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正月二十五日,蜀主恢復以將相遙領節度使。
8、
皇帝石重貴再次派翻譯官孟守忠寫信給契丹,請求重修舊好。契丹主回信說:“已成之勢,不可改也?!毙脸螅鄨髶羝破醯ネ跻赏鹩谛闳?,斬首三千級。契丹從鴉鳴谷逃走。
9、
殷國鑄天德通寶大鐵錢,一枚當過去一百枚。
10、
唐主李璟遣使送給閩主王曦及殷主王延政書信,責備他們兄弟相殘。王曦回信,引周公誅管叔、蔡叔,唐太宗誅李建成、李元吉為比。王延政回信,斥責唐主篡奪楊氏國家。唐主怒,于是與殷國絕交。
華杉曰: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兄弟相爭,就要“伐交”,向外爭取支持,沒有再主動得罪強鄰的,王延政就做了這樣的事,他也可以以唐太宗誅李建成為比,因為李建成是合法太子,而唐太宗代表了最后正統。但他卻反過來斥責李璟,為李璟滅王延政埋下伏筆。
11、
天平節度副使、知鄆州顏衎(kan)派觀察判官竇儀上奏朝廷:“博州刺史周儒獻出城池,投降契丹,又與楊光遠通使往來,引契丹軍從馬家口渡過黃河,生擒左武衛將軍蔡行遇。”竇儀對景延廣說:“敵人如果渡河與楊光遠會合,河南地區就危險了?!本把訌V贊同。竇儀,是薊州人。
資治通鑒第二百八十四卷
后晉紀五
公元944年2月——945年
共1年6個月
齊王中
開運元年(公元944年)
1、
二月一日,命前保義節度使石赟守麻家口,前威勝節度使何重建守楊劉鎮,護圣都指揮使白再榮守馬家口,西京留守安彥威守河陽。不久,周儒引契丹將麻答從馬家口渡過黃河,扎營于東岸,攻鄆州北津,以響應楊光遠。麻答,是契丹主耶律德光的堂弟。
二月二日,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義成節度使李守貞、神武統軍皇甫遇、陳州防御使梁漢璋、懷州刺史薛懷讓將兵一萬人,沿著黃河,水陸俱進。李守貞,是河陽人;梁漢璋,是應州人;薛懷讓,是太原人。
二月三日,契丹軍包圍高行周、符彥卿及先鋒指揮使石公霸于戚城。之前,景延廣令諸將分別鎮守自己防區,不得相互救援。高行周等告急,景延廣遲遲才報告皇帝,皇帝親自將兵救援。契丹撤退離去,三將泣訴救兵來得太慢,差點全軍覆沒。
二月四日,李守貞等抵達馬家口。契丹派步兵一萬人修筑營壘,散布騎兵于其外,其余部隊數萬人屯駐河西,以數千艘船渡兵,還未渡完,晉兵進逼,契丹騎兵退走,晉兵進攻契丹軍營壘,攻拔。契丹大敗,乘馬赴河溺死者數千人,俘虜斬首也有數千人。河西之兵慟哭而去,由此不敢再向東。
2、
二月八日,定難節度使李彝殷奏報,率軍四萬從麟州渡河,侵入契丹境內。
二月九日,任命李彝殷為契丹西南面招討使。
當初,契丹主得了貝州、博州,都撫慰當地人,或者拜以官爵,賜給官服印信。等到戰敗于戚城及馬家口,忿恨,所俘虜的百姓,全部殺死,俘虜軍士,就用火燒死。由此晉人憤怒,戮力奮爭。
楊光遠率青州兵想要向西與契丹回合。二月十五日,皇帝下詔,命石赟分兵屯駐鄆州以防備。又下詔,命劉知遠率所部兵東出土門,進入恒州攻擊契丹,又下詔命杜威、馬全節會師邢州。劉知遠引兵屯駐在樂平,逗留不進。
3、
皇帝居喪剛滿一年,就在宮中低聲演奏女樂。出師之后,常令左右奏三弦琵琶,以羌笛相和,擊鼓歌舞,說:“這不算是音樂?!倍率呷眨俟偕媳恚埢实勐牁?,皇帝下詔不許。
華杉曰:
胡三省評論說:“石重貴居喪期間,就已經娶了自己嬸娘,現在還談什么節制聽音樂!”古人有掩耳盜鈴,石重貴這算是“掩耳聽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