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閏四月二十日,契丹入寇幽州,深入到易州、定州才回。
當(dāng)時,契丹屢次入寇,搶掠從各地運來的糧食物資,幽州存糧不夠支撐半年,衛(wèi)州被后梁奪取,潞州內(nèi)叛,剛建立的后唐人心惶惶,認為沒有能力攻取后梁,皇帝李存勖深為憂慮。正巧后梁鄆州將領(lǐng)盧順密來投奔。之前,后梁天平節(jié)度使戴思遠屯駐楊村,留盧順密與巡檢使劉遂嚴(yán)、都指揮使燕颙守鄆州。盧順密對皇帝說:“鄆州守兵不滿千人,劉遂嚴(yán)、燕颙都不得人心,可以襲取。”郭崇韜等都認為為“懸軍遠襲,萬一不利,白白損失數(shù)千人,盧順密的話不能聽。”皇帝密召李嗣源于帳中謀議說:“梁人志在吞并澤潞,沒有防備東方,如果能奪得東平(鄆州州府),就挖掉了他們的心腹。問題是東平真能攻取嗎?”李嗣源自從在胡柳之戰(zhàn),稀里糊涂脫離戰(zhàn)場渡黃河北上,十分羞慚(事見公元918年記載),常想立奇功以補過,回答說:“如今用兵多年,百姓疲弊,除非出奇取勝,否則如何能成大功!臣愿獨當(dāng)此役,必有以報。”皇帝喜悅。
閏四月二十八日,派李嗣源率所部精兵五千從德勝直撲鄆州。到了楊劉,天色已暮,陰雨道黑,將士們都不愿前進,高行周說:“這是天助我也,敵人必然沒有防備。”夜,渡河至城下,鄆州人完全沒有察覺,李從珂先登上城墻,殺守卒,打開城門接納軍隊進入,進攻牙城,城中大擾。
閏四月二十九日早晨,李嗣源兵全部進城,于是攻拔牙城,劉遂嚴(yán)、燕颙逃奔大梁。李嗣源禁止縱火搶掠,撫慰吏民,逮捕知州事節(jié)度副使崔筜、判官趙鳳押送興唐。皇帝大喜說:“總管真是奇才,我的事成了。”即刻任命李嗣源為天平節(jié)度使。
梁主朱友貞聽聞鄆州失守,大懼,斬劉遂嚴(yán)、燕颙于市,罷免戴思遠招討使,貶為宣化留后,遣使詰問北面諸將段凝、王彥章等,令他們進兵攻擊。敬翔知道梁室已危,把繩子放在靴子中,入宮見梁主說:“先帝取天下,不以臣為不肖,臣所謀劃的,全部言聽計從。如今敵人勢力越來越強,而陛下忽視臣,不用臣的話。臣身無用,不如死!”然后拿出繩子要上吊。梁主制止他,問他想要說什么,敬翔說:“事態(tài)緊急,除非用王彥章為大將,否則就沒救了。”梁主聽從,任命王彥章接替戴思遠為北面招討使,仍以段凝為副使。
皇帝聽聞,親自率親軍屯助澶州,命蕃漢馬步都虞候朱守殷守德勝,告誡他說:“王鐵槍勇決,乘憤激之氣,必來突襲,要謹慎防備。”朱守殷,是皇帝幼年時所役使的家奴。
皇帝又遣使送信給吳王,告訴他說已攻克鄆州,請同舉兵擊梁。五月,使者抵達南吳,徐溫想要坐山觀虎斗,率水軍走海路北上,到時候看誰贏了,就加入誰的陣營。嚴(yán)可求說:“如果梁人要求我軍登陸為援,如何拒絕?”徐溫于是停止。
8、
梁主召見王彥章,問他多長時間能擊破敵人,王彥章回答:“三天!”左右都失笑。王彥章告辭而出,兩天就飛馳到滑州。五月十八日,王彥章舉辦盛大宴會,暗中派人準(zhǔn)備船只于楊村;夜,命甲士六百人,都手持巨斧,載著鐵匠以及鼓風(fēng)用的皮鼓、炭火,乘流而下。宴會還未結(jié)束,王彥章假裝起身上廁所,引精兵數(shù)千人沿著黃河南岸直撲德勝。天微雨,后唐守將朱守殷沒有防備,船中梁兵把河上的鐵鏈舉起來燒斷,用巨斧斬斷浮橋,而王彥章引兵急攻南城。浮橋斷,南城被攻破,斬首數(shù)千級。當(dāng)時受命恰好三天。朱守殷以小船載甲士渡河救援,已經(jīng)來不及。王彥章進攻潘張、麻家口、景店諸寨,全部攻拔,聲勢大振。
皇帝李存勖派宦官焦彥賓急往楊劉,與鎮(zhèn)使李周固守,命朱守殷放棄德勝北城,撤除房屋,以木材扎成木筏,載士兵及軍械浮河?xùn)|下,協(xié)助楊劉守備,把城中糧草薪炭搬運到澶州,所耗失接近一半。王彥章也撤南城屋材浮河而下,梁軍各靠一岸漂流,每遇灣曲,就在中流交斗,飛箭如雨,有的全舟覆沒,一日百戰(zhàn),互有勝負。到了楊劉,士卒幾乎死亡一半。
五月二十六日,王彥章、段凝率十萬軍隊攻楊劉,百道俱進,晝夜不息,連巨艦九艘,橫亙河津以阻絕援兵。城池四次差點陷落,全靠李周全力拒戰(zhàn),與士卒同甘苦,王彥章不能攻克,退屯城南,結(jié)成連營,嚴(yán)密監(jiān)守。楊劉告急于皇帝,請日行百里以赴援;皇帝引兵救援,說:“李周在城內(nèi),有什么好擔(dān)心的!”日行六十里,沿途還不耽誤打獵,六月二日,抵達楊劉。梁兵塹壘重復(fù),嚴(yán)密不可進入,皇帝擔(dān)憂,問計于郭崇韜,回答說:“如今王彥章?lián)亟蛞詾榭梢宰|平;如果大軍不能南下,則東平一定失守。臣請修筑城壘于博州東岸以控制渡口,既得以應(yīng)接?xùn)|平,又可以分賊軍兵勢。只是擔(dān)心王彥章偵查得知,直接來攻擊,城壘不能修筑完成,愿陛下招募敢死之士,每日挑戰(zhàn),拖住他們,只要王彥章十天不東下,城壘就建成了。”
當(dāng)時李嗣源守鄆州,河北聲問不通,人心漸漸離散,朝不保夕。正巧后梁右先鋒指揮使康延孝秘密請降于李嗣源,康延孝,是太原胡人,有罪,逃亡奔梁,當(dāng)時隸屬段凝麾下。李嗣源派押牙、臨漳人范延光送康延孝的蠟丸書信給皇帝,范延光對皇帝說:“楊劉守備堅固,梁人必定不能攻取,請筑壘于馬家口打通鄆州道路。”皇帝聽從,派郭崇韜率一萬人夜里出發(fā),倍道直撲博州,抵達馬家口渡河,筑城晝夜不息。
皇帝在楊劉,與梁軍晝夜苦戰(zhàn)。郭崇韜筑新城前后六天,王彥章收到消息,率數(shù)萬人飛馳而至,六月十五日,急攻新城,連巨艦十余艘于中流以阻絕援路。當(dāng)時新城只完成初期工程,城墻低矮,沙土疏松,沒有城樓及守備;郭崇韜慰勞將士,身先士卒,四面拒戰(zhàn),遣使告急于皇帝。皇帝從楊劉引大軍救援,列陣于新城西岸,城中望見,士氣大增,大聲呼叱梁軍,梁軍割斷繩索,撤回封鎖江面的巨艦;皇帝船隊向東岸進發(fā),王彥章解圍,退保鄒家口。鄆州對外聯(lián)絡(luò)才打通。
李嗣源密表請治朱守殷覆軍之罪,皇帝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