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返樸公眾號刷到篇題為《孩子發燒了,家長該怎么辦?》的文章,怎么說呢,一言難盡。
雖為科普,但可批評的地方很多。首先,文章主體在于讓家長減少對孩子發燒的焦慮,與題“家長該怎么辦?”不甚相關。文章總的來說分為三部分,但其實就兩部分,常規處理和就醫。第一部分告知家長多數發燒無需就醫,且用統計學說明常見發燒的風險低,讓家長放心(這也是本文的重點之一)。第二部分則提出了就醫的評判標準,還有不要妨礙醫生,給醫生添亂(此為個人感受,不懂的去讀就知道了,每個人感受不同,輕噴)。最后才講的是發燒的處理策略(其實也沒講多少,常識而已)。
文中多數表述基本科學,卻有幾處不嚴謹或不科學之處,應當指出。
其一,第二個標題最后一段。列舉了國外的數據來證明兒童常見發燒的高風險率較低,原段落如下:
“也許有人會說中國的孩子不能參考國外的數據。這樣的邏輯不可理喻,憑什么認為我們孩子的自身免疫和修復能力要比別的國家孩子差?況且有很多中國家長也很少帶孩子去醫院,也幾乎從不抽血、拍片和輸液,孩子照樣很健康。為什么一定要認為自家孩子不如別人?”
“這樣的邏輯不可理喻”一句,若是平常人,我倒還理解,但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難道中外兒童的飲食習慣體質差異不應該作為變量考慮嗎?下一句“憑什么認為”更是給科研工作者丟面子,用情感去給邏輯結果,真有你的。
其二,第三個標題處:
“肺炎有輕有重,大部分肺炎是輕癥;”
哪篇文獻說明,請指出?
其三,同第三標題處:
“肺炎不是一定要用抗生素,很多肺炎是病毒引起的。即便是細菌引起的,很多也可以自愈。”
還用劃線標明了!細菌性肺炎的自愈力很高?可以這么理解嗎?課本上就三種細菌肺炎,大葉性,小葉性,軍團型,請問那種肺炎可以自愈?自愈率多少?哪篇文獻告訴你的,請指出。“很多”,請舉例。
其四,第四個標題處,批判捂汗的不科學(雖然現代醫學上來講捂汗確實不利于散熱,正常醫學生或醫生也不提倡捂汗):
“ ’涼’是指穿輕薄、透氣的衣服,不要過度捂蓋。人體調節體溫的機制復雜,但再復雜也不可能推翻熱力學定律,給孩子捂汗不利于降溫。”
試問哪條定律,第二定律嗎?第二定律是不是還有個前提,孤立系統,請問人體是孤立系統嗎?那怎么違反了?請詳細說明。
其五,最后一個標題處,先是講什么推拿不科學,“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推拿對小兒發燒有效,卻有明確的害處”,再有:
“……艾灸也會增加呼吸道感染和窒息的風險,拔罐刮痧會破壞皮膚完整性。出現了這些狀況,家長后悔都來不及。”
因此不要因為迷信而把時間放在這些不靠譜手段上。
包括把拍打、推拿、艾灸、拔罐這些成為所謂的“另類療法”,呼吁家長們不要迷信。種種。首先我不是為傳統醫學正名,也不評價社會上各種治療手段以及療效,僅僅以科學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事物:
你說其無效,請拿出有力的證據和數據證明,另如何看待有效的病案。再按你的說法就你現代醫學能科普,傳統醫學就不能科普啦?所有中醫院校針推專業的學生可以全部退學啦?
此文言語中情感與科學交雜,數據與話術交錯,措辭不夠嚴謹,邏輯不夠嚴密,面向大眾多少有所偏頗。
其他號發這種文章也就算了,你一個科普賬號發這種不完全負責任的文章,誤導大眾,還堂而皇之地講什么科學精神?哎。感情旅美的執業醫師都跟作者這樣嗎?(平時少發文章,今天實在看不過去,戾氣重了,見諒)
至于標題該如何作答,我也不是醫學生,只是個熱愛醫學,熱愛數理科學的普通人,僅就事提出自己的意見,以供各位參考。若有不當之處,望請批評指正。
附上文章的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pGVEFhd1BZtc_kgQdg398Q
ps:文章中或有斷章取義和言辭激烈之處,但對事不對人,見諒。此文也并不針對什么,也無冒犯作者李長青博士之意,倘若見到,還望指正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