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候,大約七八歲開始,就對自行車有著濃烈的興趣。那時候,小孩子都騎帶輔助邊輪的自行車。可在那個年代,自行車雖不是奢侈品,爸媽卻不舍得給我買的。只有眼睜睜看著別的孩子騎車羨慕的份。以至于,騎車對我而言,成了一種憧憬。哪怕推一下大人的自行車走走都覺得滿足。所以,我學會騎自行車,真的是很晚的事情,大概在初一初二,十三四歲的年紀。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在姥姥家和兩個表弟一起去場子玩兒。那時候的農村郊外,有很多場子,面積很大,用來曬麥子,玉米,也常年放著不知誰家的麥秸垛。秋收時節,濃濃的生活氣息,豐收的喜悅和熱鬧。也是孩子們的天堂,玩個單腿跳,在某處不經意的角落撿到個玻璃球,都能讓孩子們歡喜好一陣。現如今,現代化蔓延了古老的農村,這些場子早蓋起民房,不復存在。就是在這樣的地方,我開始人生第一次單車之旅。
看著表弟們騎車那么順溜,我眼紅的不行不行。多虧人性的好為人師,年紀小我一歲的表弟甚是鼓勵我,這個很簡單的,我來教你!把他心愛的寶貝讓給我,我說,我怕摔,他說,沒事,我扶著!現如今,一個十二歲的小毛頭若是告訴我,你學,我扶著你!哈哈,我寧可信鬼話!可是,那時候不一樣,弟弟就是我的全部依賴,我就想著,自己啥都不管,操作車把,腳轉圈登,剩下的交給弟弟就好了!
結果,可想而知,沒騎個兩三下,我就摔進麥秸垛。那么小的年紀,他怎么扶得住我?現在想來,任何易摔的技能在小的時候習得,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后來大三,我學習輪滑,最終,雖然能夠來回滑行和拐彎,很多很簡單的輪滑動作還是學不會。而且我的滑行看上去實在不流暢,渾身透著緊張,為什么呢?太怕摔了!有時候摔得腦袋發麻!孩子卻不會,孩子似乎不知道疼,不知道熱,上天賦予孩子那么好的精力和柔韌仿佛就是為了讓他們習得某些技能。
我從剛開始騎個兩三下,左搖右晃,摔摔撞撞。終于越騎越順,學會啦!開心地我立馬給老爸打電話。爸爸開心地回我,回家給你買個自行車!我喜悅的做夢都在騎車。
回家之后,老爸不知哪里搞來一輛二手車,我也是滿足的不行。和小伙伴們約著騎車玩。現在,以成人的視角來看,我簡直覺得孩子們瘋狂,可是,真的無知才無畏啊。我才學會騎車沒兩天就感帶人了!還是別人的弟弟,才兩歲的小孩子吧,不用說,剛帶上沒多久,小朋友啪的摔下去了!那是一個粗糙的年代,又何況我出生農村,家長們雖疼愛孩子,卻不嬌生慣養,我們都是放養。當時,我怕極了,也不知道有沒有被他父母看見,反正他姐姐們是知道的。卻也沒有責怪我,小孩子也真是皮實,哭了幾聲就好了。我們一群人繼續Happy,甚至騎著單車,從很高的地方沖下來。現在的我,騎個單車從大橋上下坡,都要輕輕按著剎車,穿越時光,看著曾經的瘋狂,自己都一身冷汗!不得不再次感嘆無知無畏!人長大了,很多沒什么的事,卻不敢做了。多和孩子們接觸接觸,從他們身上學點道理,總歸沒有錯。周國平先生評價一幅場景,父母帶孩子海邊抓魚,他說,在他看來,是小孩子們帶著父母在玩耍。耐人尋味。
后來高中,大學,沒有什么機會再騎過單車。高中在縣城寄宿,回家做的公交。大學自行車被偷實乃常事,買輛自行車花掉半個月乃至一個月生活費,還要提心吊膽,實在不劃算。
最初,是一位朋友告訴我共享單車的存在。說是半個小時五毛錢,但是他在讀研,自己有自行車,對此不是很了解,跟我說是掃個二維碼就行了,但好像不能騎出校園,而且只能學生才能騎。對于我這種愛嘗試新鮮事物的人,那我只好作罷。直到某天小黃車漸漸多了起來,我上班因為有班車,也沒怎么深如了解,也不知道它們會存在多久。只是,有些時候,出門到吃飯的地方一千米左右的距離,我真想真想騎單車,卻又因為那個朋友圈瘋傳的假二維碼的問題不敢注冊騎行。直到某天,看了一篇李開復老師的文章,講的是他為何投資摩拜。我才踏實信任共享單車,騎了一兩次,幸福的飛起來。原本從地鐵到宿舍兩千米的距離根本沒公交,打的劃不來,以前靠走路,有時候回來晚了,這一路黑燈瞎火,真有點不放心。自從有了單車,騎個一小會兒就到,著實方便的讓人歡喜,心飛揚。
我一直想著,我一定要騎著單車游玩一次,賞賞春光,讓青春吹動我的長發。可是由于沒有同伴,我那里又是郊外,有時候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實在不想出行。一直作罷。直到我換了工作,是房產租賃。
剛開始,由于工作需要,我得外出跑盤。倘若沒有共享單車,我就只能用我的十一路丈量腳下的土地了。可是,有了共享單車,騎著它,邊工作,邊深入了解大上海,在明媚的五月天,我開心的要上天。心里不住的感恩共享單車帶給自己的便利。可是,你有沒有試過騎車一整天?大概下午四五點鐘時候,我感覺屁股略微疼痛。已經不太喜歡車座了。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簡直覺得屁股一層皮全部松了,像是一層燎泡。火辣辣的痛,又必須工作,只能用腿來代替。走了一整天,第三天起床,那感覺,爬個黃山都比不上啊!腿是酸疼,屁股火辣辣的疼,人生都不好了。可是,咱是誰呀?咱是活在未來的人。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接觸到笑來老師講的沒有所謂的拼命努力,只是理智分析后,做自己該做的。倘若那時候知道這個道理,我更會用它安慰自己。可是,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咱是活在未來的,不可以計較一時的得失,要相信復利效應,相信長期的力量!
王小波說“生活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老下去,奢望也漸漸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我就想,我一不堅強,生活就會驚喜的錘了我,拿著一個大布袋,預料之中一樣把我給收了。邊收邊哈哈大笑地說“又一個!”里面都是一樣的麻木地靈魂。Beyond《海闊天空》里有句歌詞“背棄理想,誰人都可以。”既然,背棄理想那么多人都在做,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我現在上班的地方距離宿舍騎五公里路程,騎車約三十多分鐘。這讓我避免了大上海,這個銷魂的魔都的早晚地鐵高峰。以前工作有班車,所以,我很少趕地鐵早晚上下班高峰,卻也因有時候九點的正常班,感受到原本二十分鐘的車程,因為堵車變成四十分鐘的威力。也陰差陽錯坐地鐵一睹早晚地鐵高峰的奇景。有一次,我趕上早高峰,人多的,你根本上不了車,以前我不懂,地鐵上的性騷擾怎么個回事,看到那種人勉強塞下,門能關上的壯觀場景,不由得讓人心疼地鐵強大的承載能力,倘若我是地鐵,準會惡心犯暈不能工作。我不焦急,想著等等,等了十多分鐘,我明白了一件事,再等下去,我這么早回去的意義就沒有了。上車吧,那真是,夾心面包都比這舒服。到了大站,車廂直接會空掉一半,越是郊外的地鐵線路越是人多。市里的房租貴的把上進的年輕人們都逼到了郊外租房。我甚至見過這種奇景,一姑娘在站臺門口要給下車的人讓路,卻害怕自己下了車再上不來,竟然寧愿一只腳碰一下站臺,身子讓出來,剛上地鐵,又給后面人下車人讓位,又重復這個動作,瞬間反復多次,形成什么景觀呢?她就像是漫畫里的人物,又或者一個彈簧,在擁擠的下車的人潮中,一彈一彈,旁邊大爺都看不下去了,“你不能下車等他們下了,再上來嘛。”我想她可能有被甩下車的經歷所有如此用力保住她那一腳之地吧。真是,憋得我想狂笑。又心疼,我們這些努力上進的年輕人。早晚高峰,出站進站都是要排隊的。這真是把我嚇得,再也不想碰上什么早晚高峰。也因為交通原因,打死我節假日都不會出去玩兒的。以至于顯得我多么熱愛工作一樣,其實這是我理智分析的結果。
因此,我極其感謝共享單車!免我早晚高峰之苦不說,還不用擔心丟車問題,停車也便利。卻也在某些時候,因這南方多變的天氣,把我淋成落雞湯。那時候,我就想,啥時候,咱能成為一個想打車就打車,花多少錢無所謂的人呀。可是,總體而言,在每一個美好的清晨,迎著日光去上班的路上,看著婆娑樹影,聽著鳥兒啁啾,我是那么感恩,朝氣蓬勃,真心感覺自己是初升地太陽,愉悅地騎在通往美好未來的大道上!
總之,感恩共享單車,感謝這個明朗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