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鄉下一會兒風吹,一會兒下雨,天氣變化比較大。的確,鄉下早晚的溫差比較大。
今天,因為風大,我在灶臺上燒水,很好點火,柴火燃燒著,火苗在燃燒,我在灶臺旁觀察著火苗,我看了好久的火塘,我想到了“文字的火種”。
遇到有觸動的事要記錄下來,今天的觸動就是燒火這件事,雖然燒火,未來的某一天回頭看,就會覺得每一天都是那么有意義,用燒水壺燒水很快,但是沒有太多觸動。用灶臺燒火,雖然慢一些,可是我感覺也很有意義。意義就在于同樣做一件事,慢做似乎觸動更大。
有一天,我想,生活在于“真”,真實的記錄是生命的存檔,不停地記錄真實生活也會獲得生命的延續。在每天生活中一定要記錄瑣碎的生活,每一件平凡的事,都有它所在的意義,只有記錄才能發現它的意義。
今天,我找到了火種的意義。火種可能是一個自然的循環。因為我用柴和木頭燒的。繼續深入下去,每一個個人的生命是個有限的循環,一個自然的循環和一個有限的循環組合在一起。當自然在不斷循環的時候,我們也隨著它循環。但是循環到有一天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循環會有一個有限,而自然的循環將無限。
如何將文字火種延續?
首先,創造一種生命的觀察。同樣是生命觀察;“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個觀察很漂亮。
其次,找尋生命的驚奇。養育兒女過程需要用心和細心,比如翻開2017年一段記錄; 女兒說:“我是一個喜歡發問的陽光孩子。我是一個熱愛讀書的孩子。我喜歡蕩秋千,我喜歡滑滑梯,我喜歡讀書。這個六一節,媽媽送給我一套“小豬佩奇”的系列圖書。我開心地說:“謝謝,媽媽!”今天,我來告訴大家個秘密。“真與假; 我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嘿嘿,對于爸爸媽媽,我是一樣的親。爸爸睡著了,我會讓媽媽“噓,安靜,爸爸睡著了,不要打擾他!”“爸爸睡好了,就可以給我放大老鷹啊!”我伸出手,比劃著這么大是多大!然后我比劃著,本能的把手縮回來一點點,“媽媽,這么大!”嘿嘿,就是這么大!孩子在長大,記錄是真實的。回過頭看看,在有限的循環中實現無限。
最后,相信這樣持續的思考,它的力量在遠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