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天氣實在太熱的緣故,早上經過早點鋪居然不知道吃什么,豆漿油條包子粥,想想都感覺油膩和厭倦,突然那句“you are what you eat”掉進腦海揮之不去,我想這可能是我身體的自我保護,最近胡吃海塞了不少,感覺整個人好像胖了一圈,不會是中年發福吧?想到志玲姐姐42歲依然美如少女,愛健身愛瑜伽,我對這種自律充滿敬佩,同時為自己感到深深罪惡。
于是趕緊去好鄰居買了酸奶蘋果和礦泉水,一直自恃身材良好,吃得毫無節制,現在是該收斂的時候了。
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are what you read
you are what you want
you are what you do
you are what you wish
貪嗔癡,戒定慧,在平素的生活里做個覺知的人真的是好有難度。
今天天氣太差,據說是因為酷熱加會議結束,有臭氧污染。我在西直門的天主教堂外座椅上吃完了這健康早餐,閱讀完了一章維特根斯坦,心智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也是最近要讀的書,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也許是20世紀最廣為人知的哲學家,在美國的一些大學的哲學系,維特根斯坦是一個公認的特殊范疇。
維特根斯坦出生于奧地利的富有家庭,后入英國國籍,畢業于劍橋大學,是羅素的學生。羅素反戰,他卻在一戰中入伍,后當過小學教師,因為那時他正信服托爾斯泰的關于簡樸生活與清貧的理想,他放棄了自己的所有財產并把他分散給了別人,對送給了他富有的兄弟姐妹們和許多作家與藝術家,但不是窮人,因為清貧是一種福氣,窮人會被這些金錢敗壞。的確如此,我同意他的觀點。一個沒有能力掌控財富的人最終會被財富吞噬掉。
后來他給姐姐設計過鄉村別墅,現在仍是維也納建筑的一個里程碑。這個家族實在太厲害了。顯赫的財富和社會地位,更夸張的是家族中人都具有極高的音樂與藝術天賦,作為一個家族成員就意味著必須取得高水準的成就與操行,這是凌駕于其他一切事情之上的。維特根斯坦家族其他人的那種標準嚴格的特征,在路德維希一生中也同樣清晰可見。他不斷從事自我觀察,當他的工作被關注時,他也不斷地自我批評。
維特根斯坦最終回到劍橋大學教授哲學,1947年從劍橋辭職專心從事思考和寫作。1951年逝世死于癌癥。
維特根斯坦主張哲學的本質就是語言。他消解了傳統形而上學的唯一本質,為哲學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嗯,今天開始閱讀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