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獲得成功的方法是靠積累,靠堅持。但我們通常就會倒在堅持的路上。其實堅持也有方法,我們可以制定堅持的方法來達到堅持的持久力。
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低估自己的弱點。大部分人喜歡速成,比如我每天要背200個單詞,今年股票盈利要翻倍,一個月內要跑全程馬拉松等等,但是十天半月后,也就愛誰誰了。
大目標確實得有,它是你做一件事的終極目標。比如你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寫手,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等,但是在做的時候,不要著急,不要想著在短時間內去實現它,那不現實。要想成功唯有積累。比如寫作,寫作可以輸出倒逼輸入,那我就輸出輸入同時進行。這顯然無比正確。我每天讀一本書,讀完讀透之后寫讀書筆記,這樣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果。想法很好,然后呢?你能堅持多久?
想的是很美,但是毫無疑問大部分人會倒在這條成長的路上,下藥太猛了。有些人說我可以,那我承認你牛,所以我們在開始前首要做的是認清自己。
瞄準大方向,制定階段性計劃,對目標層層遞進。
還是以寫作為例,確實寫作需要大量的輸入,但是要在認清自己的前提下量力而行。比如你一開始可以制定一個月看一本書,看完之后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等到你一個月一本書的節奏游刃有余的時候,你可以把計劃改成半個月一本過一周一本。當然日更還是需要的,。寫日記,寫感想都行,讓自己在寫作這條路上先走起來,筆頭活絡起來。
別小看這種積累,就算你一個月看一本書,一年堅持下來你也消化點10來本書了。
對寫作成果的反饋
在堅持的路上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來達到你的反饋效果。
獎勵法,比如你心心念念想買一個手機,你可以設定堅持看書,寫作半年,等到完整的堅持完后再買,如果中途放棄了,那就要等到堅持下個完整的半年周期再買。
懲罰法,比如自己已經制定好外出的旅游計劃,那就設定堅持看書寫作半年后才能去實行這個計劃,否則取消。通過這種外在的刺激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其實上面兩種方法只起到治標的效果,寫者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堅持一段時間后的成長。假如自己寫出來的文章能得到讀者的認可或夸獎,這才是堅持的終極動力。你可以加入一些高質量的寫作群,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寫者,分享你的作品,得到他們的反饋。一起分享,一起鼓勵,共同進步。
真正要做好做成一件事很難,不過不是本身的事情難,而是堅持做成這件事的過程很難,戰勝自己很難。所以我們要通過一定的方法重復做,形成習慣,等你習慣后,那將打開另外一重廣袤的天地。到那時候你會感到:神經,要什么堅持,我愛死寫作了,沒寫作我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