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理論內容均來自易仁永澄老師的自我管理系列課程之“做自己的CEO”。
課程具體介紹請詳見:http://blog.hiddenwangcc.com/bemyceointro
繼“做自己的CEO”開學典禮之后,漸漸的,第一節課的腳步近了!10月30日,迎著深秋的晨曦,清晨6點、CEO、我們來了!
作為國內最系統、易仁永澄老師最頂級的自我管理課程,一定是從本質上開始燒腦的。那么,就讓36名來自不同星球的勇士們,一起踏上這場本質導向的燒腦之旅吧!
一.學習收獲
1.一切以本質導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間萬事萬物,無一不是憑借本質的真理在運轉與存在。本質就如一棵大樹的主干,衍生出不計其數的細枝末節,只要有主干的支撐,就有分支的繁榮。
為此,無論是做人、做事,學習與工作,只要從源頭抓起,尋找到本質的存在,其他產生的局部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那么,在我們的CEO課程里,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為自己的神,我們一直通過各種系統知識學習自我管理,本質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很燒腦,是實現個人高效成長,是能夠讓價值現狀向價值目標不斷轉化。
2.學會管理者思維
管理者思維,依舊是以本質為導向的思維。當我們站在價值的角度上,以管理者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成長的速度才是飛快的!
講真,無論是PORT模型,還是GROW模型,都促使我們思考:“我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目標是什么?我要做出什么行動來達成這件事情……”
正如那句話說的好:“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沒有站在管理者思維上做出的行動,那是窮忙族浪費時間和精力還不討好的低效成長。
PORT模型:目的、目標、成果、任務;
目的:價值角度,你想什么什么樣的人,這件事情的意義;
目標:為了達成目的,你要確定什么樣的目標;
成果:輸出什么樣的成果,來證明你完成任務;
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來達成目標;
最近,我和易仁永澄老師在學習周計劃的制定和達成,打通CEO課程的第一節課之后,發現PORT模型非常適用于周計劃的確定。看來,從最小單位的周度計劃制定與完成中,就能刻意訓練管理者思維呀~這是很令人激動的發現呢!
GROW模型:目標、現狀、方案、行動;
目標:個人成長的目標;
現狀:目前存在的客觀事實;
方案:采取何種方案才能到達這個目標;
行動:下一步要做出什么樣的行動;
在我看來,如果說PORT模型更注重于從小范圍小任務訓練管理者思維;那么,GROW個人成長萬用模型就比較偏重于長期與階段性,可能適合于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
3.和自己的關系變得更好
個人成長是從價值現狀到價值目標的轉化過程。這句話看似很別扭,實則很本質。具體的分析我已經在【CEO-1】拒做小矮人!將個人成長本質啃下來!中理清思路了~
這次課程,讓我有新發現的是“社會關系”這個詞。馬哲理論表明,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個社會關系,分為兩種關系。一種是自己與他人;一種是自己與自己。
從價值交換、實現個人成長的層面上來講,自己與他人交換價值很好理解,可以交換情感、金錢、時間付出等方面;那么自己與自己這種關系,應該如何交換價值呢?
通過老師的答疑和小組討論,我明白了,自己與自己的交換,可以是“滿足自己身份、價值、信念、目標等一切要求和期待”,通俗的說,就是自己要啥有啥……
好厲害的樣子!感覺學好自我管理,走上人生巔峰,不再是夢想了呢!
4.何為“高效”?
“實現個人高效成長”,說起這個口號,可能伙伴們就以為“高效”,就是效率啦?
非也。在永澄老師看來,高效更多指的是:能量足、績效高。
何為能量足?在此墻裂推薦永澄老師日更文章比起受傷,更可怕的是一成不變的自己。里面提到熱情的重要性。講真,在前方目標的指引下,帶著一腔熱忱去為人、處世、做事,我們成長路上,才能斗志滿滿、動力充足。
何為績效?百科呈現的績效是指組織、團隊或個人,在一定資源、條件和環境下,完成任務的出色程度,是對目標實現程度及達成效率的衡量與反饋。
績效高,需要目的明晰、目標準確、方案有效,過程還得有各種動態反饋。這些要素,我在【CEO-2】扛著萬能公式,在成長路上嗷嗷前進!中也有明確的分析。這里也不贅述。
二.改變不需要很大
第一節課和預習作業的學習,讓我更新了過往的很多認知。無論是個人成長的本質,還是個人價值的定義與體現,以及站在管理者思維角度上去看待問題,這些都將對我的成長和生活產生巨大的變革與更新。
“改變不需要很大,但要一直改變”。本周我的改變,能通過周計劃體現出來。
以前我確實陷入“手段目標化”的坑里無法自拔,天天通過劃掉筆記本上的一項項工作而自嗨,感覺每天過的超級充實,而且每天覺得自己在奮斗的路上一去不復返,這種感覺不要太爽……然而,現在想想蠻搞笑的。
手段目標化:手段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制定的方法和策略,是個動詞。目標是個名詞,以前我制定周計劃的時候,喜歡這么表述:“周二,客戶稿件2篇”。實際上,這種制定方法是個錯誤噠,標準的表述為:“撰寫客戶稿件2篇”。
還有一種更嚴重的坑,是沒有找準目標就瞎忙活,一天天做的工作都不是為了價值和目標而服務的,這就陷入“為了有目標而為手段設定目標”的坑中。
在明確了目標和手段的概念之后,我掉坑也沒有那么頻繁了。有了自我成長的知識,我能時刻警醒自己,讓自己關注本質,關注價值,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去往價值的道路上。
三.下一步我要做什么?
知道做不到,不如不知道,因為,知道了會變得更痛苦。
既然已經Get到一些能量很高的知識,能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那才是最好的!
所以下一步,我要通過課程探索自我價值的方向,當價值得以確定,人生努力前行的方向也就有了。剩下的就是按照階段性的規律一步一步前行。
另外,既然周計劃和周目標作為自我管理系統中最小的一環,那么它們的作用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嘗試著從周計劃的制定和回顧中刻意訓練管理者思維。分析現狀、找出方案、學會通過復盤的手段來及時發現不達標的原因和不足,從而實現一周又一周的成長。
周計劃制定的初步思路:(PORT模型)
①目的:符合我的成長價值,比如現階段是工作和CEO學習為主:著重培養寫作技能、120%投入課程;
②目標:每周的工作額度全部如期完成;CEO課程學有所成。
③成果:工作稿件給客戶發郵件;CEO課程輸出簡書;
④任務:工作稿件XX篇;CEO課程感受與總結XX篇;
注意:需要學會計算可用時間,并用可用時間乘以60%,來安排每周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