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

現在很多人提起時間管理,他們通常還是抱著這種看法:

不就是多學習,多工作,少看電視,多睡覺嗎。


然而時間管理,早就已經不是一門簡單的、只是告訴你如何節約時間的方法了。

更重要的是,學習時間管理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并可以讓你朝著目標高效率的前進,而不會隨波逐流,歸于平凡。

帶著以上的目標,就讓我們來看看今天的這本書——《小強升職記》

乍看一下這是本講升職的書,但其實這是一本在豆瓣評分有著 8.4分的時間管理書,與其他時間管理的書不同,不講大道理,不讓人看過就忘,而是通過兩人的對話,像有個老師帶著你一樣,讓讀者能一步步地跟著主角「小強」一起實踐、思考,從而學會真正的時間管理之術。


當然,想一天通過看一份筆記學習時間管理,肯定是不現實的,所以本次我將制作一個系列,分幾次推送,讓讀者可以好好地消化,掌握時間管理的奧妙。如果想持續學習的朋友,還請快點關注我哦。

本書主要分六個階段:

1.尋找種子——走出混沌,開始反思,找出浪費時間的源頭,認識時間管理的必要性,找到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2.小樹發芽——學習基本的時間管理方法,開始時間管理的征程。

3.長出主干——構建目標管理體系,進入新的成長階段。

4.抽出綠葉——開始自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建立屬于自己的清單管理系統,讓自己擁有個性化的時間管理方式

5.開花結果——享受時間管理帶來的甜頭,同時培養良好的習慣,繼續成長。

6.摘下果實——讓靈感的火花閃現,繼續創造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并與人分享實踐經驗。

今天我們就講第一個階段,找出浪費時間的源頭,認識時間管理的必要性,找到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第一階段,尋找種子:

1、你真的很忙嗎

2、時間都去哪了

3、找到自己的價值觀


一、你真的很忙嗎


現如今每個人都說自己很忙,但確實很忙的人還得分兩種:

1、一種是具備時間管理技能和目標管理技能的人

2、一種則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人

第一種人,用20%的時間完成了后一種人用80%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剩下的時間,他們學習,他們提升自我,他們不斷地滾著雪球,讓雪球越來越大,從而把后一種人拋的遠遠的。

而第二種人則像一個盲目的陀螺,怎么轉,怎么忙碌,也是在原地畫圈。


那,你是屬于哪種人呢?

讓我們來做個測試吧。

1、在紙上寫下自己對“集中精力工作”、“無意義浪費時間”、“真正的休息”的描述。

比如:

a)集中精力工作:心無雜念;進入忘我狀態;效率很高。

b)無意義浪費時間:打開瀏覽器漫無目的地亂逛;和同事聯機游戲;在辦公室侃大山;無法集中精力;煩躁不安。

c)真正的休息:打個小盹;到樓下散步。

2、連續五個工作日每隔一個小時記錄下自己究竟處于“集中精力工作”狀態、“無意義浪費時間”狀態還是“真正的休息”狀態。從早晨8點開始到晚上22點結束。

3、在周六上午統計一下在75個小時中“集中精力工作”、“無意義浪費時間”、“真正的休息”三種狀態所占的時間比例。(使用下頁的時間統計表更方便。)

讓我們來看看主人公「小強」的結果:


無意義浪費的時間居然有84%,那你呢?

80%的人都遠遠低估了自己浪費時間的水平,今天結束的時候,不如就回顧一下一天的工作,來看看是否會比你想象中的多吧。


二、時間都去哪了


計算過了自己的時間,你應該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了吧。

當然要利用之前,我們先該想想,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


1、「時間黑洞」


其實,它們都陷入了「時間黑洞」里,一個會吞噬你時間的地方,一個會讓你被別人越甩越遠的地方。

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后,我們遇到最多的,就是「網絡時間黑洞」

想想每天回到家后的日子吧,吃過飯后,打開手機,想看一集自己最喜愛的劇就去學習,結果看完之后看到旁邊的推薦,是最新的明星八卦,好奇心驅使下,你看了八卦,順手又翻到了一個笑話,然后又刷了更多的笑話……最后大半個晚上過去了,才好不容易提起勁學習了一會兒,就草草地睡覺了。


「時間黑洞」的特點就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膨脹。我們一開始只是想看電視、找資料,而最終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就像一開始拉著一根繩子,最終卻扯出一頭大象。

而這時同樣另一個人,可能一天晚上略微看會視頻,就開始學習英語,鍛煉身體,睡前看會書,想想下一年后,你們的差距。


2、那如何避免陷入「時間黑洞」里呢?


時間黑洞的產生,源于大腦不善于記憶的特點。比起枯燥的事,大腦喜歡做的是創造性的思維,當我們做事情目的性不強,沒有計劃時,就很容易陷入時間黑洞,被各種有趣的視頻、笑話、文章所吸引,從而浪費生命,減不掉自己想減的肥,看不完自己想看的書,做不完自己的工作。

所以,要想避免掉入「時間黑洞」,要學會的就是專注于自己的目標,不要總被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有的時候好像突然變得效率很高,像是擰緊了發條;有的時候又莫名其妙地很煩躁,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做不進去。


煩躁的原因就是,你總是被「時間黑洞」分散了注意力,或許你覺得寫報告時聊3分鐘QQ沒什么,但是我要告訴你,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當你的注意力被打斷之后,如果想要重新集中注意力,那至少需要15分鐘;如果你的思路被打斷的話,那么你可能與iPod這樣的偉大創意擦肩而過。

時間黑洞不僅將‘無意義’的時間吞噬,還將‘集中精力’的時間破壞。

所以如果你想避免被「時間黑洞」不斷吞噬,請注意以下幾點:

1、排除一切干擾,關掉QQ、微信,設置免打擾模式。

2、保持環境整潔,不被其他東西分散注意力。

3、將需要的東西準備好,如辦公用品,水。不至于需要的時候,還要浪費時間尋找。

4、明確自己的目標。

5、設置好鬧鐘,及時休息,一般成人高度集中精力的時間為20分鐘。

6、找到自己最高效的時段,把最重要的事放在這時候做。


三、找到自己的價值觀


現在我們知道了自己還有許多時間可以利用。

知道了如何避免時間黑洞,以及如何給自己營造一個高效的時段,去完成重要的事情。


但有一個問題,我們怎么判斷,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從而把它放在最高效的時間去解決呢。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請先問問自己,我的價值觀在哪?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才能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也就能知道什么事對自己而言最重要了。


比如有這么兩件事情同時向我撲來,我如何決定它們的優先級呢?

一件事情是解決一個公司所有人都沒有辦法搞定的技術難題,另一件事情是主持一個新項目的管理工作。


如果你是個想在管理領域有建樹的人,管理肯定是在第一位的,因此會選擇主持新的項目;

而如果放到10年前,那時候你的價值觀和現在不一樣,可能更加注重成就感,那就會充滿激情地投入到技術攻關中去。

所以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后,就能開始安排工作的重要程度了。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職業上的價值觀呢?

這里,就提供了一份《職業價值觀自測量表》,當你完成它的時候,你的職業價值觀也展現在你的面前了。


怎么樣,做完后,是不是對于今后如何進行選擇,有了那么一點啟發呢。

以上,就是《小強升職記》的第一章節的內容,希望你能跟著主角「小強」一起做做作業,了解自己還有多少的時間,還有多少的潛力可以利用、發揮。

下一章節,將會有更具體的時間管理方法,請盡快關注,不要錯過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