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效的考試卷其難度應該是遵循3∶5∶2的規律的,知道了這個規律,我們在復習時,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高考題的難度分布為30%的簡單題,50%的中等題,20%的難題。這意味著基礎題占了80%,它是復習中練題的主要部分,決不能厭煩它。高考不僅考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考做題的速度,許多同學就是在高考時因時間不夠,丟掉了平時能做出來的中等難度題才考砸的,這些教訓值得大家三思。鑒于此,建議大家多花時間在中等以下難度的題上。做難題并非做得越多越好,只能根據自己的程度適量地做。
高考總分是750分,如果你能拿到60%,那么你的分數將達到450分,這個分數雖然在人口大省上不了什么學校,但是在寧夏、青海等地區是可以上個二本的;如果你能拿到總分的70%,那么你分數將達到525分,這個分數在中國大部分省份都能上個不錯的學校了;倘若你能拿到80%,那么你的分數將達到600分,我想對于大多數學子來講,這個分數應該讓自己滿意了。所以,我覺得你要至少把80%精力用于80%內容,這樣你的高考才能有所為。
但是,在很多學校并非如此。他們在復習迎考的階段,通常會將復習重點放在20%甚至是10%的那部分內容上。博主曾經聽說,有些學校的高三月考內容,是把歷年來錯誤率最高的題目集中起來讓學生做,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考出來的成績個位數的也有,學生的信心大受打擊。
其實,那類錯誤率最高的題目大多屬于10%的題目,假如我們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這部分的內容上,明擺著是長考試威風,滅自己的志氣,而且對復習的策略也不利。
切記:那10%甚至是20%的內容是給精英做的,而我們大多數人其實是普通人,因此何必與自己較勁呢?
80%內容適合80%學生,在復習時,你要很好地管好那80%的內容,然后再挑戰一下20%的那部分。尤其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來說,在高考最后復習階段,一定要舍得拋棄難題。只有這樣,我們在平時的復習時,才能輕松點,心情才會好點,當然效果也會好點。
那么怎么去做呢?
高考是一種區分型的考試,所以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考得多么好,因此要結合自己一貫的情況為自己訂出一個明確的目標:一是總分要達到多少;二是具體到各科又要達到多少分。
一定要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騖遠,然后結合高考“3∶5∶2”的難度分布確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對于基礎好的同學,不用過多地糾纏于簡單題,而應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上;對基礎一般的同學,應在充分練習了簡單題和中等難度題的基礎上來試攻難題;對基礎不好的同學,也許連中等題都感到一定困難,那就應該從解決簡單題入手,逐步過渡到中等題,大膽地放棄難題。所謂“放棄”,就是平常基本不做難題,考試時也不過多糾纏于難題,能做多少算多少,一旦做不出就馬上“撤退”。之所以建議基礎不好的同學這么做,是基于以下幾點:
首先,高考中的難題只占約20%,以數學為例,大約是30分;基礎題有120分之多,好好地把握這120分,爭取提高做題的成功率,若各科都考到20%以上,高考成功就有了相當的把握。
其次,高考不但考解題能力,而且考解題速度,題量相當大,以至大多數同學來不及做完考卷,這時如果你過多地糾纏于難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該做出的題沒了時間,就太不合算了。很多同學總是這也丟不了,那也放不下,結果必然是雙重地浪費時間——復習時間和考試時間,所以請同學們認真考慮,相信你能作出明智的選擇。
第三,適當留出檢查時間,提高正確率。不管何種程度的同學都容易忽視這個相當重要的問題:高考的時間非常緊張,極少有人能留出足夠的時間作全面檢查,因此,在提高做題速度的同時必須在平時就注意提高做題的正確率,盡可能在考試時做第一遍難度小的題時就做圓滿,不寄希望于再檢驗,然后,盡可能地留出十分鐘左右時間檢查有希望的得分題,因為這最后十分鐘也許你做不出的難題已經希望不大了,所以有必要引起特別注意。
高考決不是僅憑一些“規律”便可取勝的,還需要大家用艱苦的勞動去圓自己理想的夢。每個人在學習條件、層次、興趣、目的及生活習慣諸方面都各有差異,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借鑒我們提供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情況付出努力,向自己心中的理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