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窮游誕生在德國漢堡一個中國留學生的宿舍里。那是2004年,當時剛開始在歐洲留學的方便面(肖異)無意中聽說瑞士某四星酒店有一歐元一晚的特價促銷,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登陸該酒店網站并成功預訂酒店。這一回嘗試讓資訊的力量打動了方便面,他以自己搜集的信息為基礎做了一個簡單的網站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資訊。于是,窮游網便誕生了?!?這是窮游網的官方介紹。
窮游網曾經號稱有社區已經聚集了8000萬的用戶和內容,這個以攻略為主導的社區一直都很有文藝范,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為建立一個有效的盈利模式而發愁!
最近,我在瀏覽窮游網時,我呆住了,是不是我來錯了地方?
上面是窮游網截圖,JNE-旅行的生活美學頁面,是不是有濃濃的電商網站的樣子。
再點開另一個網頁,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我是不是進了攜程網、還是去哪兒,要不就是美團?”我自言自語道。揉了揉眼睛,我發現還在窮游網。
我記得窮游網給我的印象就是驢友之間發攻略、相互交換機票、酒店、門票特價信息的地方,原來的網頁是這樣的:
窮游網是一家由資深驢友肖異創辦的,以攻略為主導的社區。它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現在請了戶外品牌The North Face的中國區市場經理帥常蕓加入,開始經營品牌,主打實體旅行相關產品:
上圖的JNE一泊二日Plus背包號稱旅行包屆的“網紅”。銷售了近3萬個,從珠峰大本營到京都的花見小路都有它的身影。
JNE是窮游的英文Slogan——Journey Never Ends的縮寫,帥常蕓十分討巧地把它定做品牌進行推廣。
如果從傳統地市場營銷學地觀點來看,根本無法解釋窮游網這類創業企業地做法。我用經典地4P營銷理論給大家分析一下:
4P理論由密西根大學教授杰羅姆?麥卡錫(E.Jerome Mccarthy)1960年提出,“它的偉大在于它把營銷簡化并便于記憶和傳播”。它包括: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產品包含核心產品、實體產品和延伸產品。廣義的產品可以是有形的實體,也可以是無形的服務、技術、知識或智慧等。
窮游網主打產品(product):社區?機票預訂?酒店預訂?自由行?旅游咨詢?買背包?買鞋?買雜志?
窮游網定價模式(price):旅游攻略怎么定價?機票預訂、酒店預訂、自由行、旅游地接服務似乎都是第三方服務商,窮游是吃回扣地?買背包、買鞋、買旅游手冊好像也是來自廠家,窮游只是經營品牌,這個品牌怎么做到品牌溢價?
窮游網促銷手段(promotion):窮游網做了一些產品地小批量地免費體驗活動,在一般經營鞋包地商場、媒體上是看不到JNE品牌。至于機票預訂、酒店預訂、自由行,這是攜程、去哪兒、藝龍、美團、同程的天下,似乎也看不到窮游的身影。
窮游網銷售渠道(place):除了窮游網自己的社區、網站、APP,在別的銷售渠道上也看不到窮游這些服務和產品的影子。
按照以上經典營銷理論來分析,沒有主打產品、沒有可靠的定價模式、沒有可靠的銷售渠道和相應有效的促銷推廣手段,結論只有一個窮游網沒有希望。
但窮游網還活著,鼓搗出好幾條產品線。除了剛才提到的“JNE”的旅行相關產品,“機+酒”、簽證等出境游自由行產品外,還有《大沼》雜志、當地體驗項目的Q-home、
----《大沼》雜志主題是“小眾奇趣雜志”——挖掘一些奇趣迷人的邊緣癖好,比如廢墟探險、骨骼標本制作,甚至電線塔鑒賞。
---- Q-home2是借鑒新西蘭和歐洲旅游服務連鎖機構i-Site的模式,以非標準化當地玩樂的產品切入點,2015年8月,窮游在清邁設立首家海外線下旅游社區Q-Home,2016年8月,在京都開辟起第二家Q-Home。
我再班門弄斧一番,用當今時髦的4E理論來分析一下窮游網:
奧美互動全球董事長兼 CEO Brian Fetherstonhaugh認為,自1957 年麥卡錫提出后即為營銷界奉為圭臬的“ 4P”理論應該改弦易轍了,他建議以“ 4E”取代“ 4P”。
從產品到體驗Product→ Experience:“JNE”的旅行相關產品、出境游自由行服務類產品、《大沼》雜志、Q-home 實際上都是提供旅行體驗的有形或無形產品,希望給予驢友獨一無二的而又價廉物美的旅行體驗。
從銷售終端到無所不在Place→ Everyplace:窮游網這些產品和服務的銷售終端都是在網上,包括PC端、手機端、以及淘寶、天貓等電商渠道。
從價格到交換Price→ Exchange:現在數字媒體讓消費者越來越有能力識別和判斷產品的內在價值。營銷者需要認識到,品牌現在應主要通過產品內在的價值打動顧客,而價值是因人而異的。窮游網是否能夠打動驢友購買他們的產品和服務,首先要看它的社區是否活躍、用戶的口碑、還要看窮游網提供的產品與對標的競品相比是否由競爭力,用句人話來說,就是“值不值得買?”
從促銷到布道Promotion→ Evangelism : 在互聯網的催化之下,人們的價值觀日趨多元,具有相同信仰和愛好的分子可以方便地在網絡上相互扎堆互動交流,小眾群落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面對今天的消費者,營銷者最好拋棄過去那種直線式的推送和說服模式,轉而通過向品牌中注入激情,通過有吸引力的創意,讓人們主動參與和分享。窮游網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是有大把的競爭對手,而且有很多的業內霸主,窮游網如何贏得驢友的心,卻是一個難題。
用4E理論分析,窮游網的現狀也是不容樂觀,但畢竟解釋了它的產品與服務的內在邏輯性,即窮游網試圖激活它這10年聚集在驢友社區的購買力,提供的方法就是帶有窮游網符號的一種情懷,通過這種情懷來吸引驢友購買它的產品與服務。窮游的套路幾乎與羅永浩通過情懷買錘子手機是一個套路,區別是羅永浩只買手機,窮游網卻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來買。
經緯創投最近就發文提醒創業者:“忘掉創業,好好做生意!”
經過我觀察,現在的很多創業公司玩得是4W理論。4W理論是我個人杜撰的,大家姑且看看:
Whatever --什么都做: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只要能沾上邊,我們就做。如果沾不上邊,那就硬扯上邊。
Wherever & Whenever --無論何地何時,都去刷。刷微博、微信、還有自媒體;刷百度、知乎、再加上豆瓣;淘寶、天貓、京東開店,一個都不能少;
Worth -- 值得。宣傳我的產品和服務是值得你去擁有、而且是過了這村沒這店。不談性價比,只是講故事。告訴你,加拿大有個年輕人用一根紅色曲別針就能還套房、日本女優的瓶裝體液就能買高價。反正,故事能博得一地眼球。
Why not -- 何妨一試,愛誰誰。張口閉口就抬出馬云爸爸的故事:“光棍節都能變成購物節,馬云屌絲樣也能逆襲成首富!”,從而推到出來他的公司就是未來的蘋果、特斯拉、臉書,他們本人就是新一代的喬布斯、馬斯克、扎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