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1.1 市場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節奏的增加,旅游放松成為每個人的必要選擇。2016年全年,全域旅游推動旅游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大眾旅游時代的市場基礎更加厚實,產業投資和創新更加活躍,經濟社會效應更加明顯,國內旅游44.4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0%;入出境旅游2.6億人次,增長3.9%;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4.69萬億元,增長13.6%。2017年旅游業預測數據顯示,旅游業還將保持穩定勢頭,持續發展。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出行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由行逐漸變成了廣大群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主要出行選擇。互聯網將繁雜的旅游過程變得簡單,越來越多的人享受于用簡潔的方法體驗完美的假期與旅途。大量的旅行者同時也促進了國內網絡旅行行業的良好發展形勢,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優秀的軟件層出不窮。 在線旅游服務提供商競爭日趨激烈,近幾年隨著攜程與去哪兒網的合并,大有想坐穩OTA頭把交椅位置之勢。于此同時,阿里旗下的阿里旅行更名飛豬后發展勢頭仍然強勁,近日美團點評也成立了美團旅行,加入了這場本來就激烈的競爭。
1.2 寫作背景
筆者寫此文的目的是分析主流的幾款旅行類APP的使用體驗,依據個人觀點做出分析評判。以此來積累產品分析經驗,了解互聯網行業特別是在線旅游行業的發展狀況,從而能獲得產品競品分析心得,為以后尋求互聯網產品經理方向的職位做積累。
二、競品對象概述
2.1 對象概述
攜程旅游是一個在線票務服務公司,創立于1999年,總部設在中國上海,在2003年12月,位于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日后由騰訊投資。攜程旅行網擁有國內外六十余萬家會員酒店可供預訂,是中國領先的酒店預訂服務中心,它成功整合了高科技產業與傳統旅游行業,向超過9000萬會員提供集酒店預訂、機票預訂、度假預訂、商旅管理、特惠商戶及旅游資訊在內的全方位旅行服務。主要收入靠傭金,當交通,酒店的銷售額度增高,攜程網收入傭金將按比例上升。
去哪兒網去哪兒是一個旅游搜索引擎中文在線旅行網站,創立于2005年,2011年6月24日,去哪兒網獲得百度戰略投資3.06億美元,晚于攜程十年在2013年11月,同樣位于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多年來去哪兒網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機票、酒店、會場、度假產品的實時搜索,并提供旅游產品團購以及其他旅游信息服務,為旅游行業合作伙伴提供在線技術、移動技術解決方案。依靠廣告收費,點擊收費,致力于拓展出大數量用戶。
飛豬,提供國內及海外200000余家酒店、民宿、客棧、酒店式公寓在線預訂服務;提供多條國內及出境旅游線路,并提供電話卡、境外Wi-Fi、租車、簽證等一站式服務;全覆蓋國內外多家付費景點門票,線上預訂一鍵預約;提供國內航線和國際絕大多數主流航線機票、國內所有火車票的在線訂購。飛豬將目標客群鎖定為互聯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結合阿里大生態優勢,通過互聯網手段,讓消費者獲得更自由、更具想像力的旅程,成為年輕人度假尤其是境外旅行服務的行業標桿。
螞蜂窩旅行網創立于2006年,是中國領先的自由行服務平臺。以“自由行”為核心,螞蜂窩提供全球60000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攻略、旅游問答、旅游點評等資訊,以及酒店、交通、當地游等自由行產品及服務。螞蜂窩的景點、餐飲、酒店等點評信息均來自數千萬用戶的真實分享,每年幫助過億的旅行者制定自由行方案。
窮游網于2004年創立,至今已經發展為國內領先的出境旅服務平臺。窮游網提供原創實用的出境游旅行指南、攻略,旅行社區和問答交流平臺,以及智能的旅行規劃解決方案,同時提供簽證、保險、機票、酒店預訂、租車等在線增值服務。
本文將針對目前旅行類五款比較主流的APP: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飛豬、螞蜂窩自由行、窮游進行分析。
2.2 APP版本信息及測試環境
產品名稱及版本:
攜程旅行 2.3
去哪兒旅行 10.8
飛豬 1.6
螞蜂窩自由行 8.7
窮游 5.1
測試環境:
設備型號:iPhone 6s
操作系統:IOS 10.2.1
三、競品分析
3.1 產品定位和功能分析
3.1.1 產品定位
(1)攜程旅行VS去哪兒旅行VS飛豬:
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都是國內老牌的網絡旅游服務商,雖然初始的發展方式和贏利模式不同,但是近年來都已發展成為OTA模式。飛豬原名阿里旅行,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網絡旅行品牌,依托阿里的豐富的體系資源,近年發展迅速,未來將有和攜程以及去哪兒抗衡的實力。
(2)馬蜂窩自由行VS窮游
螞蜂窩旅行網和窮游網都是以UGC模式為依托的旅游分享網站,現已逐漸發展成以旅游社交、旅游大數據、自由行為核心,同時提供來自第三方的酒店、機票預訂等一系列增值服務等網絡旅游平臺。
3.1.2 產品功能
本文選取的這五款軟件的IOS移動版的基本功能以及功能分布,如下五張腦圖所示。腦圖包含的功能按鈕只是最上層的功能按鈕,樹型向下分布的極小型按鍵沒有更生層次的列出。本章節主要針對這些最上層的基礎功能業務的分類,擺放,功能標簽的定義,以及業務的清晰程度,簡易程度,操作難度,直觀觀感等等這些分步剖析。
從攜程旅行的產品結構圖可以看出,攜程旅行APP主要分為“首頁”“行程”“客服”“我的”,將所有業務類服務功能都集中在了首頁。基本囊括了一款在線旅游APP所應該包含的功能:景點攻略查詢、機票酒店預訂、行程管理、訂單處理、客服服務等。“首頁”中主要涵蓋了住宿、票務、自由行/跟團游資訊以及促銷信息、便民服務類功能等,方便用戶對想要了解的咨詢進行一站式查詢、預訂。其他三個選項主要是對訂單進行不同業務的處理,在使用產品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查看個人信息瀏覽記錄等等。
去哪兒旅行APP主要由“首頁”“訂單”“發現”“服務”“我的”五大項構成。與攜程旅行相似,“首頁”選項當中涵蓋了出行查詢、預訂的所有功能,不同的是將促銷類信息和專題類咨詢集中展示在了“發現”選項中,對于用戶來講入口更為清晰,可作為瀏覽閱讀頁面。其他三項功能與攜程旅行基本一致。
飛豬同樣采用了四欄標簽式導航:“首頁”“發現”“行程”“我的”。“首頁”中同樣涵蓋了基本功能。將“發現”單獨作為資訊類模塊展示出,涵蓋了旅游資訊,目的地信息,以及主打社交等“廣場”入口。另外將“客服”這一低頻應用內置在“我的”當中,更為合理。相比于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飛豬更注重用戶黏度提升,比如增加了用戶會員等級,簽到,我的任務等功能。但是簽到功能要多次點擊且需要跳轉頁面,用戶體驗較差。
螞蜂窩自由行分為“首頁”“目的地”“旅行商城”“我的”四欄導航風格。作為一款UGC為主打模式的旅游服務APP,螞蜂窩自由行票務、住宿類服務并沒有之前三款齊全,首頁中更為強調的是攻略、游記、旅行視頻、旅游問答等資訊、社交類功能。“目的地”選項中直接展示所選目的地當地的各項服務。“旅行商城”中主要涵蓋螞蜂窩旅行所提供的各類查詢、預訂、特賣/促銷類服務,但與首頁中某些功能重復,導致入口混亂,影響體驗。
窮游APP作為一款主打海外旅行分享的UGC類軟件同樣將攻略與游記放在主要位置,“推薦”中主要涵蓋了當前城市的景點、美食、錦囊攻略等信息。“目的地”為用戶提供一個查詢其他海外地區旅游信息等入口。“旅行商城”中主要提供服務查詢類入口,但是功能優化不足,用戶體驗欠佳。比如:機加酒、酒店只提供第三方促銷信息,酒店查詢為網頁版入口,自駕為第三方網頁接口。“社區”作為窮游主打的旅行社交板塊,涵蓋了旅游相關的資訊,不乏“結伴旅行”等新穎的社交旅行形式。“我的”中集成了行程、訂單、足跡等相關信息。
從票務類功能方面可以看出,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覆蓋面相當廣泛,幾本涵蓋了目前機票、火車票、汽車票、船票以及租車包車類服務的各項功能,且有類似于“校園直通車”之類的特色項目。飛豬對票務類功能也做到了基本涵蓋,但是沒有做到與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一樣的種類豐富。螞蜂窩和窮游作為主打攻略、游記分享類APP,對票務預訂方面的功能相對欠缺或只提供第三方團購特賣服務,并不提供查詢預訂功能。
從旅游類查詢預訂服務功能可以看出,這五款APP都覆蓋了常用的功能,其中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擁有更為多樣的特色功能,如攜程旅行的智慧游,去哪兒旅行的高端游等。
在住宿酒店預訂服務上,五款APP都提供國內外酒店、特色民宿查詢預訂的功能。攜程旅行和窮游都在旅游社交方向做的更深入,提供結伴旅游等功能。
綜上所述,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作為國內OTA行業的領頭羊,在票務、旅游、住宿、服務等領域基本全覆蓋,沒有欠缺剛性需求。飛豬旅行在基本功能方面也都做到了覆蓋,并且具有較多的特色功能如未來酒店、飛豬專線等。螞蜂窩自由行和窮游作為主打自由行的UGC模式APP,對票務、酒店的預訂查詢功能有所欠缺,只提供第三方的服務,但在游記、攻略等社交領領域特點突出。
3.2 設計和技術
3.2.1 導航及結構
導航和結構方面,主要是以首頁為例,比較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飛豬、螞蜂窩、窮游APP首頁布局及可見的菜單欄,從而分析各自的特點。
攜程旅行:從上而下分別為搜索欄、Banner、Metro菜單、底部菜單欄,首頁采取Metro風格鋪滿功能點,不宜突出重點。
去哪兒旅行:從上而下分別為搜索欄、Banner、Metro菜單、底部菜單欄,同攜程旅行風格一致,功能齊全但不突出重點。
飛豬:從上而下分別為搜索欄、Banner、圖標導航區、文本導航、滾動新聞、底部菜單欄,重點突出了出境超市。
螞蜂窩:從上而下分別為Banner、搜索欄、圖標導航區、卡片營銷區、底部菜單欄,突出攻略和游記。
窮游:從上而下分別為Banner、搜索欄、目的地顯示區、圖標導航區、底部菜單欄,重點突出當前目的地及周邊動態。
接下來就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
3.2.1.1 攜程旅行
(1)入口混亂。在汽車票/船票搜索界面,上方出現Tab菜單“船票”,下面又有圖標“船票”導致入口重復,容易造成混亂。
(2)設計差異。汽車票/船票搜索界面的返回按鈕與專車/租車搜索界面的返回界面樣式不一致,兩個部門沒有達成設計一致。
(3)用詞差異。同樣是上述兩個界面,使用了“在線咨詢”和“咨詢”兩個詞匯,用詞不一致,且圖標不一致。若能做到風格統一,會增強用戶體驗。
(4)部分界面設計粗糙。在目的地攻略界面,某些目的地存在設計缺陷,例如在三亞攻略中,“問答”和“特色民宿”圖標與設計不一致,用戶體驗差。相信會在后續版本更新中解決。
3.2.1.2 去哪兒旅行
除頁面加載速度較慢,暫未發現其他問題。
3.2.1.3 飛豬
飛豬“簽到得里程”功能需要在“首頁”中選擇“領里程”或者在“我的”中選擇“立即簽到”進入會員中心頁面,再次點擊“立即簽到”跳轉進入里程頁面并顯示“簽到成功”。流程過于復雜且需要跳轉界面,用戶體驗較差,大大影響了用戶簽到功能的使用度。
3.2.1.4 螞蜂窩自由行
螞蜂窩自由行在“首頁”“目的地”“旅行商城”三個頁面當中都有酒店預訂選項,入口重復,容易導致用戶困擾。
3.2.1.5 窮游
如上圖所示,窮游在設計上還存在較大的缺陷,在旅行商城中“酒店”頁面為網頁版內嵌,提供bookings的第三方酒店搜索服務。“自駕”也為租租車的第三方服務的網頁版內嵌。與APP整體設計風格不符,且“海外自駕租車”中“取車城市”和“還車城市”都無法使用,體驗欠佳。
3.2.2 交互和體驗
針對交互和體驗,本文將采取一個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查景點攻略、自由出行的方式作為舉例來體驗對比五款軟件,由于窮游網不支持國內景點,因此選取新加坡環球影城作為目的地景點。
主要從軟件交互邏輯、景點信息及攻略、門票酒店預訂預訂等三個維度進行對比體驗,交互流程圖如下:
以上五張流程圖展示了五款APP的從打開軟件到完成景點信息及攻略查看,預訂門票,酒店預訂三個項目時的交互流程圖。
從軟件交互邏輯方面,攜程網的交互邏輯最簡單,在目的地界面可以完成查看景點信息攻略、預訂門票和查看附近酒店及預訂三項功能。而去哪兒旅行的酒店需要返回首頁單獨進行搜索預訂。飛豬APP對此三個項目都需要在單獨的功能頁面中進行,不提供跳轉入口,邏輯雖清晰,但是增加了實用成本。螞蜂窩區別于前面三款APP,直接對目的地相關服務進行分類,邏輯清晰,但是入口偏多。窮游采用了與螞蜂窩自由行相似的邏輯,提供預訂門票的促銷,提供酒店預訂跳轉入口。
從景點信息攻略方面看,螞蜂窩自由行和窮游網要更勝一籌,攻略文章很詳細。其他三款基本只能提供基本的景點信息展示。
但從門票酒店預訂,不考慮交互邏輯來看,攜程、去哪兒、飛豬功能齊全,沒有明顯缺點。螞蜂窩自由行促銷的信息較少,窮游APP的促銷信息也較少,且酒店預訂界面不友好。
從以上的功能評分上可以看出,攜程13分排在第一,其他都是12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僅從此例中所提及的軟件交互邏輯、景點信息攻略、門票酒店預訂三項來看,這五款APP各有優勢,但總體評分相差不大,在各自擅長領域都有較強競爭力。
3.2.3 視覺和風格
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的基本配色一致,用藍色作為基本風格色,主頁采用了紅、藍、綠、橙等色彩來區分Metro磁貼,初看缺乏設計感,算是對功能齊全的一種妥協;飛豬設計風格與淘寶類似,采用橘色為主色調,橘色代表歡快活潑的色彩,也比較符合飛豬定位年輕群體用戶; 螞蜂窩跟飛豬相同,同樣使用以橘色為主色調。窮游采用了綠色作為主色調,與其小清新、高逼格、小眾的定位相符合。
3.3 用戶數據
3.3.1 用戶數量和活躍度
3.3.1.1 搜索指數
為了更加清晰的展現產品的區別與相同點,首先從用戶搜索這一方面,我們得到近一年(2016/3--2017/3)的搜索指數(這里包括PC,移動)。
從上圖可以看出,攜程旅行網和去哪兒網的搜索指數占據主導地位,這一現象與產品的定位核心有很大關系。首先攜程和去哪兒網都是國內較為知名的在線旅游網站,發展較早,規模大。其次,攜程和去哪兒合并后,百度成為其重要的股東,因此在旅游搜索領域有了更大的技術幫助。螞蜂窩靠著長期主打UGC模式的道路,積累了穩定的用戶量,在搜索指數中甚至高于阿里旅行+飛豬。
3.3.1.2 用戶總活躍度
從活躍用戶、啟動次數、使用時長的數據可以看出,攜程旅行、去哪兒網仍然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攜程旅行活躍用戶數2000萬級別,并有穩定上升的趨勢。去哪兒網活用用戶從2016年4月的2729.74萬人逐漸下降到2000萬以下,并被攜程旅行超越,猜測跟更換高層、與攜程合并等有關。飛豬旅行活躍用戶數一直穩定在800萬上下,目前與其他兩大OTA還不在一個數量級。另外,主打UGC模式的兩家螞蜂窩和窮游,月活都穩定在百萬級別。
3.3.1.3 人均單日啟動次數
從人均單日啟動次數來看,螞蜂窩自由行從2016年8月的日均2次猛增至日均5次多,是由于2016年8月18日的7.6.0版本更新中加入了手機寫游記功能,支持文字照片目錄、離線寫作、手機PC跨平臺寫作等功能,將其網頁版核心用戶成功轉移至移動端,證明其有很高的用戶黏度。于此同時,窮游APP在2016年8月8日也迎來了7.0版本的重要升級,首頁全新改版,內容強勢升級,日均啟動次數也從2次上升到3次。去哪兒旅行和飛豬旅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攜程旅行的日均啟動次數則較為穩定,一直在3-4次之間。
3.3.1.4 人均單日使用時長
從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來看,螞蜂窩自由行從八月份開始也同樣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從每天十分鐘左右,增長到每天接近一個小時。窮游從日均10分鐘增長到35分鐘左右。主要原因都是移動APP端迎來大改版,使用戶體驗得到了質的提升。其他三家店日均單日使用時長都穩定在二十分鐘上下。
3.3.1.5 用戶活躍度
從用戶活躍度數據來看,窮游以12.82的活躍度高居榜首,這體現出用戶在使用APP時更傾向于參與活動與內容創作。螞蜂窩也是同樣有上升都趨勢,其他三家OTA都在9附近,核心用戶主要使用軟件來查詢信息,內容創作類較少。
3.3.2 用戶差異分析
3.3.2.1 地域差異
如上圖為五款APP按照線級城市劃分來做對比,五款APP都是在超一線以及一線城市受眾較為廣泛,這種趨勢基本符合城市居民消費水平,一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居民更有錢去通過旅行來緩解壓力和放松心情。窮游APP在超一線和一線城市用戶比例接近90%主要與其定位海外旅游相關,也更加印證了上述結論。
3.3.2.2 年齡差異
從用戶年齡來對比,24歲以下比例最高的為窮游,但是與其他幾款APP相差不多。24-30歲比例最高的為飛豬旅行,與其主打年輕出游人士的定位有有關系。31到35歲比例最多的為去哪兒旅行,這個年齡段是使用出行類APP的主力軍,這個年齡段的人家庭事業穩定趨于穩定,會拿出一些時間陪家人一起出游。36到40歲最高的是螞蜂窩自由行,窮游排第二,有一些出乎意料,推測出這個年齡段的人開始注重出游質量,會查閱各種游記、分享旅游心得。41歲以上用戶比例在五塊APP中都穩定在15-20%左右,相差不大。
3.3.2.3 消費水平差異
從用戶消費水平來分析,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飛豬的主要用戶都是中高消費者,說明OTA類APP對于中高消費者能夠提供很好的服務。與此同時,飛豬的中低消費者比例也很高,這類人群主要代表了新一代的年輕人,推測為在校大學生等年輕人士。螞蜂窩自由行等主要用戶成分來自中等消費者,中等消費以上人群占了總用戶的98%以上。窮游各個消費群體的比例最為平均,高消費者成為了窮游的主要用戶,與其主打海外旅游的定位有關,但是低消費者比例在五款APP中也最高,因此窮游未必“窮”。
四、總結
從產品定位、產品功能、APP導航及結構、交互和體驗、視覺風格、用戶活數量和活躍度、用戶差異分析等進行了分析之后得到以下結論。
從產品定位來看,這五款APP主要分為兩個陣營: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飛豬定位在OTA,螞蜂窩自由行和窮游定位在UGC+模式。由于定位不同,兩陣營各有優勢和劣勢。
利用腦圖來分析這五款APP的功能可以看出,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功能相近且最豐富,飛豬基本覆蓋了核心功能,且有獨創的特色功能。螞蜂窩和窮游因定位不同,某些核心功能有所欠缺,但在UGC內容方面領先去其他軟件。
通過流程圖和打分的方式對比了五款APP的交互和體驗,攜程旅行以微弱優勢領先。除了窮游在個別功能上需要優化之外,基本能夠滿足用戶需求。
從用戶數據來看,總活躍用戶、總啟動次數、總使用時長中,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都以巨大優勢領先。但從人均啟動次數、人均使用時長、用戶活躍度方面,螞蜂窩自由行和窮游則領先去其他三款。
通過對比用戶群體差異可以看出,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用戶接近,用戶年齡和用戶消費水平涵蓋范圍較廣;飛豬主打年輕用戶,中低消費水平用戶較多;螞蜂窩自由行用戶主要來自中高等消費群體;窮游由于其主打海外旅游,用戶主要來自于一線和超一線城市。
總體來說,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合并后,兩者差異很小,是旅游類OTA的領頭羊。飛豬作為后來者,依托阿里體系的資源也正在迎頭趕上。螞蜂窩自由行和窮游定位特點鮮明,都在UGC領域深耕出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