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進入學習骨盆知識的筆記整理中。
專業(yè)知識來源于李哲老師的解剖課程。
說在前面的話:這是我開始學習解剖的整理記錄版。整理的文字和圖片便于記憶和隨時查看。如果你也感興趣歡迎留言互相溝通學習,讓我知道在這條路上我并不孤單。
每次回頭復習時會對整理過的筆記添枝加葉,偶有增減,要記得更新看哦~
最近幾天因為這個系列篇,得到很多伙伴的關注,也很開心你們會關注到自己的身體。一起學習吧~
(八)骨盆錯位影響體態(tài)?臀部過大或下墜到底是什么原因?
骨盆錯位影響體態(tài)
小腹泛指肚臍以下的腹部。
很多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腹越來越明顯。有的人上腹部還OK,下腹就會很大。是否是是年紀大、代謝慢、運動不正確所引起的呢?
影響一個人整個外觀的,骨盆的作用最大。與骨盆的位置、體態(tài)、外表有關聯。
事實上,如果想讓身體勻稱,不能忽略骨盆的重要性。骨盆的位置和周圍的肌肉出現偏移,從外表看,就不勻稱:臀部多出一塊肉、腹部肌肉變大、小腿肌肉變粗。
多做正確的運動,讓骨盆處于正確的位置上,才不會因施力的錯誤,導致肌肉長的不對而顯得胖、臃腫。
保守估計,大約5層以上的人是西洋梨/漏斗型身材。最主要的就是缺乏運動,身體重心放錯了位置。
正確的坐姿:椅子坐滿,身體略微后靠著椅背。
整天坐著辦公的人,身體重心往往向前偏移,進而全部集中在腰部,導致腹部松軟,臀部因為缺乏使用而很軟很弱。
造成西洋梨/漏斗型身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骨盆旋轉:重心轉移在髖關節(jié)上,導致髖關節(jié)周圍肌肉粗壯肥厚,久而久之,臀圍或者肚子周圍出現游泳圈。很多女性在產后特別容易出現這種體態(tài)。
身體抗衡反應:身體不平衡時所做出的反應。
如果骨盆不平衡時,在外觀上最普遍見到的是臀變大、下垂、小腹變大、腿容易發(fā)生腫脹or出現羅圈腿。在腿型上如果不加以注意,會漸漸發(fā)現膝/踝關節(jié)也會越來越大,進而出現X/O型腿。
如果要讓身形變得勻稱,除了外觀漂亮外也會增強信心,會讓身體功能發(fā)揮正常的運作機制。
身形的改變最重要的是骨盆的狀態(tài),身體重心對了,周邊肌肉就不會出現肥厚及無力。
注意重心的位置+多運動
軀體重心:平對骶骨2-3節(jié)
軀干重心:心口窩下方2-3橫指
【了解+控制身體重心】,or 健身=毀身
臀大or下垂
是否:
上班后幾乎不運動?
一整天坐著辦公?
新職員由于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腰圍變大,腰圍總需要修改?
有些人走路時褲子上的褶皺明顯;久坐后站起,腹股溝處褶皺消不掉,褲子在臀下部位下垂,看上去臀部扁,沒有肉,肥大?
原因:骨盆前傾or缺乏肌肉力量
嚴重的骨盆前傾,腰椎過度彎曲(前凸),臀部支撐上半身重量,會使腰肌粗壯,下方連接大腿的力量無力,肌肉上下不平衡。
臀部、背闊肌肉、脊柱周邊深層肌肉如何做平衡?
臀部看起來粗大,走路像唐老鴨。長久下來,整個臀圍越來越寬,通常這種類型的人,不愿意久站或者走太久的路,因為站久了或者走久了,整個腰椎連接臀的地方很累,要考慮腰椎周邊肌肉,大腿周邊肌肉力量是否不平衡。
因為用力的關系,大腿前側股四頭肌變得結實,而后側肌肉會緊張。因為讓大腿越來越粗,有一些人大腿與腿下方是硬硬的&痛痛的,即使認真瘦身,也很難瘦下來。
有些很瘦的女生臀也有過大的情況,因為肌肉缺乏訓練導致的肌力不足。
會發(fā)現一些西方女性很瘦,肌肉線條明顯,因為西方人有運動瘦身的習慣,就算很瘦,也會有很美的臀型、手臂的線條和腹肌。而國內的女性雖然纖細苗條的人有很多,但臀型幾乎是扁的。
因為臀部肌肉無力,就會需要用髖關節(jié)來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當走路或者站立時,髖是旋外的,會強迫臀部最有力的肌肉?臀大肌進行收縮,維持挺直的姿勢。包括站立或走路時臀關節(jié)旁邊的肌肉會變得肥厚,臀圍變大,有時不是因為胖,而是骨盆出現了問題,前傾或者肌力缺乏的問題。
一開始會發(fā)現只是臀越來越大,瘦不下來,形狀下垂,漸漸的走路外八字,膝關節(jié)疼痛,髖關節(jié)走路時會有咔咔的響聲(即彈響髖),長期下來,因為腰曲過大,髖關節(jié)習慣性外旋,繼而演變成髖/膝的退化、坐骨神經痛。
分兩天整理出來。記得要隨時查看之前的骨盆知識哦。
Vivian ??么么噠
2016.10.17 Mon.
【我就是想堅持寫點什么】
?這是我的第94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