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行動需要及時的反饋,保持健康也不例外。如果可以隨時知道你的體型正在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將無疑是最好的激勵。 一般大家會用體重或者BMI來衡量。然而,減肥減肥,其實目標應該是“肥”。 如果你期待的是更加緊致的身材,也就是看上去不臃腫,你需要知道脂肪含量的變化。
同樣的體重,同樣的身高,脂肪和肌肉的比例不一樣,看起來可能相差很遠。原因很簡單,肌肉的密度大于脂肪。當重量一樣時,肌肉比例高的人會看起來更瘦。
體脂率對體型的描述比較直接,而體重的描述度就差一些。 一般女士體脂率在20%,男士在15%,就是非常好看的體型。當然你可以直接在浴室里拿全身鏡看一下,一目了然不用測也不用算。 脂肪含量并不是像體重數據這樣容易得到。也許你可以捏捏自己的肚皮的厚度,可是如果需要對照前后變化,長期跟蹤健身效果,具體的數字還是有必要的。
體脂測量方法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用卡尺測量身體特定部位的皮膚皺褶的厚度。這個辦法的精度不錯,但測量技術需要專業訓練,在全身多處進行測量。當然,買一把卡尺其實非常便宜,測量方法也可以學起來。
第二種,入水密度法:這是最精確的方法。人體整個潛入水中測出體積,以此來估測體內脂肪含量。因為瘦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不同,可以通過計算得出結果。這個方法,日常實施起來不容易,我覺得曹沖秤象的方法可能可以試試。
第三種,通過微量電流測量人體的電阻。市場上帶有體脂測量功能的體重計就是這個類型。 這種儀器的價格差異比較大,知名品牌的可靠產品價格在500人民幣以上,小品牌的可靠度很難說。這個方法的精度也有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你喝下去的水的多少會影響整個身體的電阻,進而影響基于電阻測出來的脂肪含量。
寫到這里,好像上面的三個方法都被否定了,要么太專業,要么太貴,要么不準確。下面我介紹一種非??刹僮鞯姆椒?,只需要用到尺和體重計。這個方法被稱作美國海軍測量發。 略微有點小麻煩,但5分鐘也夠了。
首先,測一下體重(kg)。 然后,用尺量身體的四個部位(cm)。1. 手腕最寬部處的周長。2. 腰圍,沿肚臍測量。3.臀圍,測量最寬的位置。 4. 手臂前部(手肘以下)最寬處周長。
然后,計算一下全身的脂肪總量:
脂肪重量 = 體重 - [ (體重×0.732)+ 4.085 + (手腕圍×0.057)+ (腰圍×0.028)+ (臀圍×0.044)+ (前臂圍×0.0775)]
然后算出體脂比例:
體脂比例 = 脂肪重量/體重×100%
算好之后,可以對照下面的表格看看自己的體脂在什么水平。除了減肥健身,體脂含量也是身體健康的一項有效指標。過高的脂肪含量,預示著更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
最后,除了明顯的肥胖,還有一種隱性的肥胖,BMI顯示偏瘦,人卻看起來很胖。這說明什么問題? 脂肪含量太高,肌肉太少。肌肉過少的人基本上不會很有活力,所以光看BMI得到的體重標準的結論,說明不了問題。說到底,減肥健身的目標,是減少脂肪的同時,增加肌肉。 如果你的體脂降下去了,人卻看起來又干又癟,也不是個好結果。肌肉增長了,特別是臀部,肩背部,整個人的精氣神就上來了。
健身進行過程中,萬一發現體重不減反增,不要懷疑自己的努力,先測一下體脂。如果體脂降了或者沒變,說明健身的效果還是出來了,增加的重量來自肌肉。 多數時候,可能是一些大肌群,如腹背肌肉,臀部肌肉長起來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恭喜你,身材和身體素質都上臺階啦!
作者簡介:明朝燕,計算機博士科學家,兩娃的媽。前半生享受隨意寫東西,后半生煎熬寫科學論文。這不,結合的時刻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