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白熊”現象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韋格納對其學生做的實驗,他告訴被試者,他們可以想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要想白熊。結果平時根本不會想到白熊的學生們陷入難以自控的思維方式-他們沒法不去想一頭白熊。
當人們試著不去想某件事時,反而會比沒有控制自己思維時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時候還要多。這個效應在人處于緊張、疲勞或煩亂狀態時最為嚴重。韋格納把這個效應稱為“諷刺性反彈”。
接受的力量
意志力實驗: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諸行動
在好時巧克力實驗中,實驗組織者告訴那些知道“白熊”現象和“反彈”理論的學生,在接下來一周里可以用以下4個步驟來應對自己強烈的欲望。這些欲望可以是巧克力、卡布奇諾或不停查收電子郵件。
1.承認自己腦海中的欲望,以及渴望某種事物的感覺。
2.不要馬上試著轉移注意力或與之爭論。接受這種想法或感覺,提醒自己“白熊”現象和“反彈”理論。
3.退一步考慮,意識到這種想法和感覺并不受你控制,但你可以選擇是否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
4.記住你的目標,提醒自己預先做出的承諾。正如那些學生會提醒自己,他們答應過不偷吃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