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年來較強勢的社群,以80、90后聚集的行動派算得上是其中佼佼者,而它的創始人劉曉琦更是現在的風云人物,行動派創始人、知名媒體人、知名策劃人、旅行達人……她身上的標簽更是逐年增加,同樣是24小時,為什么她們就能取得比我們大得多的成就,她們到底哪里跟我們不一樣?昨天,聽了琦琦的時間管理音頻,答案躍然紙上。琦琦的時間管理一共提出了六個要點,要點雖然不系統,但是都是經驗所得。
一、“一邊一邊”的觀念
琦琦的這點我非常認同,自己一直都有習慣性的拖延癥,美其名曰就是“還沒想好”“要做好計劃了再行動”,其實就是害怕,或者懶。琦琦的“一邊一邊”概念就是,只要有個想法,那就去做,一邊害怕一邊做,一邊懷疑一邊做,一邊迷茫一邊做,總之就是先行動,只有行動了,才能慢慢的看清結果。
二、畫思維導圖理思路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被各種問題困擾,而且越想越亂,琦琦給出的建議就是,畫思維導圖,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就是在整理自己思路,當導圖畫完的時候,思路自然就會清晰,這樣就能快速的找出重點,不在無謂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三、請助理,花錢買時間
當你的工作多到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處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那么你可以考慮請個助理,大家都感覺請助理這個概念基本都發生在娛樂圈,其實回頭一想,這真是一個節省自己時間的好辦法,讓我想到吳淡如《幸福時間管理法》中的一點,也是這個思想。
四、建立自己的專屬顧問團
這個觀念跟上一個的異曲同工之處就是,對于自己不擅長、或者會浪費很多時間的事情就交給別人去打理,所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個不難理解,實施起來也很簡單。
五、建立同頻的小伙伴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理論,如果你身邊有一群正能量的朋友,你就容易變得正能量;身邊有一群積極自我成長的朋友,那你成長的速度也不會慢。建立同頻小伙伴的圈子,會促使你積極向上,加速前進。
六、快速學習,馬上行動
這個概念應該跟第一個是相互呼應的,接觸到好的信息,就不要猶豫,先去做了,就像互聯網的口號:小步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