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于我,如呼吸,如飲水,如三餐,如四季。
無論是小說雜文,或是散文詩歌,古今中外,但凡是常常被人提起的,總是要讀上一讀。
沉浸于文字之間,仿佛置身于另一個時空,書本便是這穿越的大門。
推薦書目:《魯迅文集》
作者:魯迅
我與魯迅先生的緣分要從小學課本上說起,月光下的閏土與猹,兒時覺得先生寫的是護瓜勇士與偷瓜賊的斗智斗勇,長大后再讀,便又多了幾分對兒時伙伴的思念,對過去時光的懷戀,對生活的惆悵。
“樹還是那棵樹,只是看樹的人心境不同罷了”
不記得是在哪兒聽過這樣一句話,倒也應景。
幾年前為了征文,也腦洞大開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大家不妨看看,或許能博君莞爾。
點這里→平行時空丨三生三世十里瓜田
到了初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那按下去啪啪作響的斑蝥,讓年少的我既好奇又害怕,好奇是因為它是一種蟲子,害怕也是因為它是一種蟲子。
而《秋夜》里的兩顆棗樹,相信也深深地刻在了很多人的腦海里。
高中才是我真正“走進”魯迅的時光。
不僅僅是年齡的增長讓我更能體味先生文章之妙,更是因為,我的高中就是——北京市魯迅中學。
新文化街上,原來國立北平女子師范大學的校舍。
民國時期的建筑保持得完好如初。倒也引得不少劇組前來拍攝取景。
穿過前廳,院落里的魯迅雕像又承載了多少青春年少時天馬行空的想象。
《紀念劉和珍君》即是先生在這里所作,每年3月18日,校園里都為高三學子舉辦成人儀式,一是緬懷先烈,一是篤志前行。
魯迅一生所作文字極多,《魯迅文集》將小說、雜文、書信、學術著作整理收錄,值得細細品、反復讀、認真看。
《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到:“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請您靜心細品先生文集,或是伴一杯清茶,或是在田園廊下;
或是順境時當做消遣,
亦或是逆境時紓解心緒。
愿您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寫于公歷202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