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帝國的崛起》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做出初步嘗試,填補歷史文獻中缺失的一段重要歷史時期。許多歐洲通史教科書中,均有關于普魯士歷史的有用章節。市面上亦不乏關于某些普魯士歷史時期的優秀專著,比如蘭克的《勃蘭登堡回憶錄》的英譯本,以及費希爾先生對拿破侖時期德意志的研究。還有一些知名傳記,如卡萊爾的《腓特烈大帝》和西利的《施泰因》。但沒有找到任何作品能討論本書所討論的問題。
本書試圖闡述勃蘭登堡-普魯士崛起和發展的故事,以及德意志后來在霍亨索倫王朝統治下的普魯士化過程。務求簡明扼要,用故事構建一個有機整體,對歷史學術訴求給予應有的關注。明智的做法,是以俾斯麥的下臺為敘述畫上句號,因為過去二十五年尚未成為歷史,亦無法擺脫政治爭議。為方便讀者起見,本書也在尾聲部分簡單敘述了這些主要事件。
眾多學者已針對勃蘭登堡-普魯士的歷史展開了仔細的原創性研究,資源和研究成果可自由獲取。受討論范圍所限,本書無法詳細參考這些權威人士的資料,因此不得已放棄了許多今后可能用到的資料。附錄列舉了常用書籍簡表。每一章節或章節組附有特別的清單,希望能對大學、中學教師,以及有志于研究普魯士某一歷史階段的讀者有所幫助。
2、《魯迅雜文集》
內容簡介
雜文在魯迅的全部創作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以極富創造精神的雜文寫作,沖擊著當時文壇的秩序和規則,表現了對于20世紀中國精神現場的省察和思考。
魯迅以文學的方式深度介入現實,在摹寫世相中揭示國民的精神生態,于平常中見真相,于現象中見本質,文章短小精悍而意蘊豐富。魯迅的雜文潛隱著對于社會和人生的冷靜洞察和深思,它適用于所有人,且具有跨越時空的穿透力。面對亂象叢生、光怪陸離的當下現實生活,魯迅精神是稀缺的精神資源,重讀魯迅能給我們帶來看待生活、解決問題的啟發性視角。
3、《基層女性》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非常有爭議的書,作者是一名從大山里走出來現代獨立女性,雖然她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很多反對她的人都拿這件事作梗,真是狹隘本狹了),但23歲開始自學日語,25歲拿到了日語一級證書;30歲開始學英語,現在可以用英語流暢溝通;32歲開始畫畫,今年解鎖了插畫藝術家的新身份......這份成績足以讓很多人汗顏。
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人生自由,回過頭來發現,跟她差不多出身的基層女性,她們的原生家庭、婚姻生活,以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困擾和問題很多。可能是因為類似的成長環境,作者對她們的無奈和痛苦有深切的感受。.
作者把自己從出生于安徽大別山區到扎根于上海,從在上海街頭賣襪子到創業的經歷分享出來,希望能給當下的年輕人,尤其是像她一樣出身的女性,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