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接下來呢,我們就來說說今天的教練工具,雙輪矩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通過網絡,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很多消息和信息。而這一些消息和信息可能又會帶給我們新的知識,新的成長。同時也會帶給我們一些誘惑,欲望或者是焦慮。
舉一個朋友圈對大家的影響,我們天天都在刷朋友圈,主要會獲得以下幾類的信息,曬娃的,曬旅游的,曬學習的,曬產品,曬自己的思想和曬好文章的。那么看到這些消息,有的伙伴會積極地看待。同樣也有一些伙伴會感到焦慮,焦慮的伙伴往往會表現為為什么別人都能做到那樣,而我卻不能。亦或者他會認為為什么他學的這個我也想學,可是我沒有時間,精力沒預算等等的
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覺察,并且調整自己的狀態,很有可能就會被欲望,焦慮,恐懼等帶入情緒的漩渦,陷入情緒狀態的低谷。
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如何平衡有限的時間,精力與眾多的欲望,需求之間的關系。前面呢,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雙輪矩陣,就是我用來給自己和客戶平衡以上關系的常用工具。
說到這里,大家會問雙輪矩陣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雙輪,矩陣式程序老師的導師拋趙博士研發的一個教練工具。對于被教練者,教練過程的跟進,被教練者可以通過簡單的視覺呈現,對自己上一個時間段的行動進行反思。然后針對的制定出下一個階段的行動計劃,讓被教練者更加接近自己真實的目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雙輪矩陣是如何使用的。
雙輪矩陣兩個輪子八個,步驟。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名字叫做,確定目標,回顧過往。第一步呢,是確定目標,第二部回顧事件。第三步,評估打分,第四部叫做覺察發現。
第二個輪子,聚焦行動,展望未來。生成矩陣的第五部聚焦行動,第六步,希望分數第七步,覺察改變,第八步,感受收獲。
兩個輪子八個步驟是理性的流程,用的是邏輯推理和分析的左腦。而曾邏輯分析出來的結果,用輪子和彩筆呈現出來,則是運用了善于感性的右腦。所以我們說雙輪矩陣是一個結合左右腦優勢的工具,通過左右腦的結合,讓被教練者產生不一樣的覺察
第一步,確定目標,最想要實現的目標價值或最想要達成的成果是什么,為什么對你最重要。
我們都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教練對話的方向就是被教練者的目標。無論使用的是什么工具,確定被教練者的目標是第一步,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被教練者會帶著自己認為的目標來到教練的面前。也許聽到這里,你會問什么叫做自己認為的目標,目標難道不都是我們的客戶自己認定的嗎
沒錯,目標是被教練者自己認定的,但有的目標是被教練者以為是目標的目標,因為時間和主題的關系,關于確定目標,我們以后有機會再進行詳細的闡述和分享,不過在這里請大家一定要記住,被教練者真正的目標是和他自己相關的。和他產生價值鏈,接的他自己真正想要的。這才是他的目標。所以在這個部分,教練需要和被教練者一起探索出對他很有價值的目標,或成果,作為教練對話的方向。
當然,也許這一步會占據不少對話的時間,但這都是值得的,因為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無論被教練者闡述的目標是什么,教練都應該追加,問一句,為什么對你很重要,這就是在探索價值。直到探索出對于被教練者自己認可的。價值相關,那我們就可以停止探索了。
第二部回顧事件。回顧上月獲上周你的精力,時間都花在了哪些事件上,列出其中的八件事,畫一個圓,平均分為八等份,把八件事情分別填到圓的八個對應的格子里
教練先支持,被教練者回顧。這是在幫助被教練者盤點上月或者是上周的精力,時間安排。我們都說關注點在哪里,成長就在哪里。所以當盤點出占據我們時間精力的top8事件時,現狀產生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三步,評估打分。如果要實現目標,價值成果。你對這八件事的滿意度是多少分呢,用十分制進行。并且請我們的客戶用彩筆在對應的格子里涂出來。
在這里要說明一下,滿意度的打分,指的是針對自己要實現的目標,你對于以前采取的top巴黎的各項行為選擇,他們的滿意度是多少。也就是說,這些行為對于目標實現的支持,有多少分,事件的梳理是理性的。
而用顏色填充則運用了右腦的感性。所以當我們用圖加顏色的方式呈現出餅圖,被教練者的左右腦就同時啟用了,通過色塊的差異,很容易找出被教練者不滿意的事件,微下一個輪子的啟動做好了準備。
第一個輪子是幫助被教練者梳理過去和現在。直觀的看到目標和行動是否一致,回顧完過去,第二個輪子馬上現身,他將帶著被教練者展望未來。
我們來看看第五部,聚焦行動,問問被教練者在接下來的一周,兩周或一個月的時間內,為了實現目標或成果,準備聚焦在哪八個項目上。
經過了上一部的隊標,在聚焦行動時,被教練者會有迪放失。盯著目標找行動,所以照出來的top8行動都是支持目標實現的,經過這樣的梳理,被教練者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曾經有位被教練者跟我說。李敏,難怪我的目標總是達成不了,因為我把靶子看片了,怎么瞄都瞄不準呀。
所以在這里多說一句,回顧到課程中的公式,績效等于能力減去干擾。前面說被教練者以為的目標,很有可能就是干擾,有可能是有偏差的目標,所以街巷如何努力都得不到好的體現,被教練者通過梳理,立即就能夠實現自我糾偏,這就是為什么教練線條會說,人人都是OK的。我們都是OK的,暫時不OK,有可能只是在路上。
來到第六部,期望分數。針對每一個行動,你期望達到的滿意度是多少分呢,這也需要用顏色涂出來。
注意了,這里的滿意度指的也是對于這個行動對目標的支持,你的滿意度有多少分。
分數是理性的,色塊是感性的,兩者的結合帶給被教練者再一次的視覺沖擊。
來到第七步,覺察,改進,看看第二個輪子。問問我們的被教練者,你有什么新的覺察和發現。接下來如果我們要聚焦在三個方面,你將選擇哪三個呢。
被教練者經過梳理和呈現,對于接下來的行動目標將更加清晰,在這個過程中,教練,請一定支持被教練者進行總結與覺察,讓他看看這個過程中自己有哪一些有價值的收獲,請一定給予充分的時間,給被教練者去感受,總結。最后聚焦做減法,帶著新的覺察和感悟,選出topthree進入到后續的改進。可以的話也畫一個輪子,將計劃顯性化的呈現。
待三項改進以后,被教練者的輪子就能夠繼續的轉起來了,被教練者也會朝著自己的目標更進一步了
那么來到第八步,感受收獲。問一下被教練者,在這個教練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這樣,教練對話到此結束,請被教練者對整個對話過程進行反饋,這個環節對于教練以及被教練者都很重要
教練每次只解決一個問題,所以教練對話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反饋環節不僅能夠讓被教練者抓住,記錄自己的覺察與感悟,也是被教練者與教練相互熟悉的過程,教練帶著對被教練者的好奇狀態,與被教練者一起進行回顧,記錄過程中的感受,覺察。也是為下一次的教練對話做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