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分享這兩個議題?
這兩個工具我都不想要放過。如果教練的能量本身不好的話,很難去控場,很難帶動我們周遭場域的感受,也就沒有辦法發揮教練的影響力,或者是洞察的能力。讓對方感覺到教練的場域是安全的,他就愿意把心事也、活他的軟弱、弱點、困惑、問題暴露出來。所以教練修煉能量場的議題很重要。為什么要分享雙輪矩陣呢?工具里面,我最喜歡用的就是雙輪矩陣和生命意圖。
今天有關這個議題共有三個主題,第一是教練是誰?教練如何營造能量場。第二個議題,怎樣開啟教練對話的流程,這個部分都是我自己的感受。第三個是聚焦教練工具,雙輪矩陣的應用。
因為我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故事,所以有時候我會分享給學員,分享一些我的心路歷程,但最好的還是我能夠當一個很好的家庭主婦。因為有很多道理,不是來自培訓的經驗,事實上不是在培訓當中累積的,是在跟我的家人相處當中,去領略到那些真正的意義在哪里。是他們給我力量,讓我能夠走出去分享給所有的人,所以這份講師工作,是我非常喜歡,又非常希望一輩子都能夠做的工作。
有機會再跟大家交流我的故事,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你們看到這張照片的里面有一個老奶奶在祈求。
在西藏跟新康的這個平原交界處,有很多迷人的高山,有一個喇嘛,他要前往西藏修行,在路途上,看到對面的山丘里有一個在發光的東西,他仔細的一看,發現是一間茅草屋。他就翻山越嶺的到對岸的那間茅草屋去看,為什么茅草屋會閃出冉冉的金光。他敲了門,發現出來的是一位其貌不揚的奶奶,年紀很大了,他就問奶奶:“奶奶,你一個人住這里嗎?”奶奶就請他進去喝茶。奶奶和喇嘛攀談,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十分命苦,年輕的時候,小孩和老公就死于非命。本來他是想跟著他們一起去的,后來走在路上,他看到很多婦人在念經---六字大明咒。所以他就去學,因為他不識字,就只能背。回家后,他發現念了這句經文,內心非常平靜。她想也許她念的這些經文,能夠讓她的孩子跟她的先生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于是他就每天給自己一個功課,拿兩個碗,一個碗盛著倒滿了紅豆,尖尖的,每念一句就把一顆紅豆放到另一個碗里。就這樣,持續每天做這功課,做了三十幾年,直到今天喇嘛來拜訪他。喇嘛非常驚訝,說:“你真的非常有慈悲心,請你念給我聽下,你每天念的是什么呢?”奶奶就念了“哦瑪哩唄嚒牛。”喇嘛非常震驚,立馬就跟奶奶自己說:“你錯了,其實是哦瑪哩唄嚒哄,不是哦瑪哩唄嚒牛。”奶奶聽完之后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想他三十幾年的想法都被打破了,他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才好,他謝過喇嘛,喇嘛關上門準備要繼續前往西藏。當喇嘛回頭看那間茅草屋,依依不舍的時候,發現那間茅草屋,已經沒有像之前冉冉的金光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喇嘛知道為什么,喇嘛立馬沖回去,敲了門,跟老奶奶說:“我剛剛是為了考驗你的誠心誠意,其實你念的是對的,是哦瑪哩唄嚒牛。你真的非常有誠心,老天爺一定會保佑你的,也保佑你的孩子,在這個西方極樂世界能得到一些功德。”奶奶就重拾笑顏,然后關上門。
這個故事能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意義呢?我認為是一切都是唯心所造。下面是我個人的認知,只是想和大家分享。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教練很多東西都是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就像是“哦瑪哩唄嚒牛”還是“哦瑪哩唄嚒哄”一樣,這中間最能夠打動人,能夠得到人跟人之間那個效果的,我認為就是心,這個心就是我們的能量場。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活著就是一口氣,而我認為宇宙最大的能量,其實就是氣。我說的氣就是一種能量場,這種能量場會影響別人,讓人安定。如果當教練的人,能夠安頓身心之后,用這股安定的氣息,擴大自己的場域,影響身邊的人,這樣身邊的人會跟著我們安定下來,跟隨我們達到想要到的境界。
能量場的例子有兩個。先說說我的例子。我有兩個孩子,他們之間年齡相差不到一歲,我大的孩子三歲時還不會說話,我就很焦慮,帶她去看醫生,醫生檢查完以后說孩子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自己。當時我很驚訝,醫生問我,是不是你焦慮的時候,你的孩子會更加的焦慮?我仔細想了想,好像真的是這樣。因為我生孩子比較早,20出頭,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到一歲,所以每天就疲于奔命,每天都很焦躁,對待孩子的態度也不太好。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以后,我就盡可能的讓自己開始修心,讀經書,在發脾氣之前盡量的先深呼吸。當我這樣做了以后,我發現孩子狀態越來越好。所以直到現在,我真的認為孩子在成年之前,他和母親的肚臍之間都連著一條線。母親的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孩子,這是我自己的案例。
另外一個案例是陳序老師,大六班教室的布局不太好,講師朝著前面,兩邊都很雜亂。陳序老師安定場域的能力很強。我看到八組的學員,沒有被旁邊的環境影響,這說明場域的營造對學員有多么重要。
不僅僅是人類,我覺得世間萬物都受場域的影響。《水知道答案》,大家都知道,就說明了場域對水的影響。有個小朋友在學校里面也做了同樣的實驗,他用了兩片面包。一片面包,大家下課的時候都去告訴它說:“謝謝你,你真的很美味,填飽了我們的肚子。”等等這種贊賞的話;而另外一片面包呢,小朋友們每天都去說:"你真難吃,你長得好丑."等等這種話語。小朋友們驚奇的發現,一個月以后,贊賞面包仍然完好如初,沒有變化,而被批評的那一片面包,已經長滿了霉菌。大家下來也可以做做這樣的實驗。這讓我們真實的看到了場域對于世間萬物的影響。{霍金斯的能量場域圖}如果我們充滿勇氣,是得到兩百多分,如果是淡定,有250幾分。經過調查,怎樣才能得到250分,是一個人過的有意義,順利生活的開端。因為這個人會出現自信的級量表這個層次。可是如果到200積分以下,他就會開始喪失它的能量,負能量就會讓我們帶到這個循環里面,有時候就會不可自拔。所以這個潛意識,我們人有分冰山下的潛意識和冰山上的潛意識。所以潛意識我們沒有辦法去挖掘的,他必須要通過一些方法來鍛煉自己的正向,不然有的正向流露出來會是假的。人跟人之間相處,就有這種感覺。有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人,跟這個人在一起的能量場域,我們把它稱之為叫流明度。有的人你見到他,你就會非常喜歡它,你就會覺得他好像自帶發電機,他就是一個發光體,他給你溫暖親切的感覺。可是有些人呢,可能他也長得非常好看,話也講的非常好,但總覺得哪里怪怪的。其實都是在能量場域里面,可能是層層包裝之后的結果,他把他的能量場域,可能有些負面的東西,用很多正向的語言包裝起來了。可是人跟人之間是一種感受的問題,他透過這一層,直接穿到他的本性的那種接觸,就會感受出來,你到底是不喜歡這個人,他跟你的場域到底和不和。
我喜歡讓自己的生活多彩多姿,去接受很多挑戰。我給大家的建議世界上最好的投資,除了投資在自己和孩子以外,我認為還有一個就是投資在旅游上。當你到那個地方,你心里會獲得很美好的感受,你去當地就能獲取當地一些美好的、新的能量。上周我去九寨溝,我就有很深刻的感受,我就發覺,我在那邊的能量非常爆棚,當我這幾天狀態不是很好的時候,就會想到在九寨溝的情況,拿出照片翻一翻,又感覺自己被賦能了。
書上寫道78%的人類能量指數分數是200分以下的,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能量值都很難提升。怎樣讓自己能量值得到提升呢?除了剛剛說的,常常處在一個很美好的環境,其實它是屬于外在的方式自我賦能。另外就是轉念也能自我賦能。我聽到陳序老師說的3F傾聽,或者是覺察日記的時候,這種感覺特別強烈。當遇到一件負面的事情時,靜下心去思考,接下去幾個情緒在緩沖的時刻,想想這件事帶給我們背后的正向意圖是什么?帶給我們未來的禮物是什么?當我們這樣去思考,就會發現,其實老天爺給我們的這些歷劫,都是一些考驗,讓我們經歷這些,是要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未來的愿景,有了能量場就會變好。每個教練、每個人都要去營造很好的場域,為了自己、為了讓我們能夠發揮更好的影響力。
接下來說第二個議題,教練對話的流程。談流程之前進行一個小總結。我認為能量場內要包含想要利他的初心。往外擴散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中立,尤其是遇到客戶說的很多事,不要帶有批判或者是立場,教練的是中立的,因為我們有利他心,所以就會散發出慈悲的力量,或給到對方溫暖和支持,給對方營造出一種教練和他同在的安全感。在與被教練者溝通的過程中,可能會用到很多工具,像3F傾聽就是大家常用的工具。教練帶著他去辨識很多行動、結果,問題背后的一些禮物,這個部分必須要有很大的覺察能力,甚至客戶都沒有看到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他糾結在自己的負面能量當中。作為教練,我們要利用自己的覺察能力,帶著客戶撥云見霧,去看真相是什么?這中間會用到一些強有力提問。強有力提問有時需要留白,給客戶講話的時間,甚至他不講話的時候,給他一些溫暖、鼓勵的眼神,幫他激發、賦能,這時他就會用正向的心去看待他的心,他的立場就不會那么主觀,就會跟隨著你的場域,和你一樣變得客觀。教練必須要有效度和信度,最后一定要有發覺問題之后的行動方案。我做顧問的經驗非常豐富,做教練的對談經驗不是很豐富,這之間有很大的差異,顧問是會直接給解決方案,而教練是引導客戶去找到癥結所在。所以作為教練,要覺察出客戶背后的負能量,并給予適當的處理,比如說導瀉。一定要有明確的行動方案,不能說發現了問題,但沒有行動方案,那這就是一個比較無效的教練對話。
平常的教練對話流程主要有以下四個步驟:
1、事前準備。有幾個方向,第一,告知被教練者時間地點,并請他準備一杯茶,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水,因為教練時間大約會有一個小時,產生解決方案的話還會超時。另外還需要準備三支不同顏色的筆,如果有彩色筆,也請帶上,還需要準備三張或五張白紙,需要幫你把心情描繪出來。
2、教練對話時,要安客戶的心,請他進入到教練的場域里面。必須要給她安全感,要告訴他,你在這里是很安全的,今天的教練對話,會幫你絕對保密,請你放心。先預告今天的步驟會有哪一些,做一個小小的預告。這個部分就是做利益陳述。
3、選擇教練工具。讓被教練者說,用強有力提問去問、深挖被教練者的困難點、感受,或者什么樣的事件帶給他困擾?被教練者在陳述的過程中,教練會比較靈動的使用教練工具。這個沒有辦法事先準備。客戶提到了這個困難點,你的直覺應該用什么樣的工具去幫助他,這就是一種靈動,去驅使自己使用這份工具。
4、有時被教練者會東聊西聊,竊取教練的正向能量,他自己也不知道,但他會不斷的和你聊,說他負面的東西,把教練拉進去,所以教練要有主導性,要避免自己拉進去,或者被他拉進去。可以跟著客戶一起在他的地獄里去了解,讓他看清楚為什么地獄會成為地獄,怎么樣才能出來,所以必須要有解決方案,這些就是行動計劃。這也是為什么喜歡用生命意圖去探尋本性,用雙輪矩陣去幫他產出解決方案的原因。
一會兒會通過雙輪矩陣去告訴大家行動,行動計劃在這一方面,怎么樣進行應用?
教練的整個過程一定是有效,可以被相信的場域,這是我的感受。
第三個部分分享雙輪矩陣的應用。很多人把它稱為平衡輪,為什么它這么好用,就是因為它幫我們很好的解決了左腦和右腦怎么樣使用的好的方法,把它們兩個用起來,能夠更容易讓被教練者有更高的覺察及感受。因為有時候我們不知道他是多用左腦思考,還是右腦思考,可是平衡輪這個工具會讓他左右腦都用到。
我們先看左腦,左腦擅長做分析、覺察、文字、邏輯、意識、數字、語言跟意識,這些都是由左腦做分享和控制的。右腦偏感性,比如看到的圖案,我們的想象,聽到的音樂,我們的創造力,甚至潛意識等一些感受的東西,都是由右腦控制的。所以平衡輪可以幫助我們用理性的分析,幫助左腦的使用,也能夠滿足右腦的感受,用圖像或者顏色的方式讓他在這一塊接受度更高。
這兩個輪什么時候做應用?我們有這么多的教練工具,為什么要用這一個?有的教練工具會讓我們探尋的很深,比如力場分析可以分析的很透徹。雙輪矩陣這個工具,可以協助被教練者盤點當前的狀態,甚至細致到他這些狀態,未來的行動方案或者產生的原因有哪些,未來想怎樣改善,這些改善要做的時間軸,落實在時間軸的哪一個部分有時間要把它完善、做掉。這個部分都能夠精確到一連串的改進方案,所以我很喜歡用平衡輪雙輪矩陣這個工具來幫助我的客戶。
雙輪矩陣的技術流程:
1、問被教練者,目前最想要實現的目標是什么?這是幫助他來確認這個問題,對他到底是不是問題?最近做了一個教練對話,客戶已經察覺出他實現的這個目標只是他的欲望驅使,而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他是聽別人說這樣的成就感會很好,所以他會有這樣的一個目標。當你發現客戶的目標可能不是那么明確,可能是有問題的,所以在第一個環節就要幫他理清這個目標,到底是不是他的目標。會讓他去選另外一個目標,或者說“你可不可以說得更清楚一點,你想要達到這個目標,你為什么認為這個東西這么重要?”當他在想的時候,可能會突然愣住,會說:“對呀,我為什么會想達成這樣的目標?”比如說為什么我要做歌星,他就會在想,我為什么要做歌星。這個好像不是他的目標,所以我們要在第一個步驟理清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再幫他做分析。通常在白紙上請他大大的寫上他的目標,有時候他的目標是想成為人見人愛的講師,受歡迎的講師,我就會請他寫上去。
接下來畫第一個輪子,整個流程請客戶做。問他:“你成為未來想成為的這個目標----優秀的講師,你認為有哪些是目前要做的事情?”所以第一個輪子,比較針對的是事情,就是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我們可以做的事是什么?他就會一直想,一直想,一直寫。比如說外表,服裝或者是我的專業,學歷等等,他就會去盤點他可能最近要做的哪些事情。當他盤點完之后,也許不到八件事情,所以在這個環節呢,要讓被教練者有留白的時候,就是我們不要那么急著去幫他做分析,而是在這八件事情他講出來之后,要讓他再去對這些事情再做確認。我可能就跟他說:“你真的覺得外表很重要嗎?你現在覺得講師的那種氣勢是來自于把服裝儀容、衣服買好了就夠了嗎?”讓他確認這些事情的對達成他目標的重要性。
在這個環節,有時候也會遇到一種狀況,被教練者可能只想到三個,想到的東西可能不是那么多,教練可能會在這個地方和他僵住。這時,起碼教練要去問他:“還有呢?你覺得還有這樣子就夠了嗎?”我之前一個客戶,他談的就比較少,所以我會讓他講一些人、事、時、地、物。會給他一些時間,我說說:“你可以再想想看,應該還有很多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我覺得用鼓勵的方式、給他時間留白,讓他去想,還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當他寫滿了八個左右,進行到第三個環節,問他:“你認為這八件事情,請你打個分數,用質量跟效果來做滿意度的打分。”我舉個例子,“你覺得買了衣服之后呢,就會讓你成為你心目中優秀的、人見人愛的講師,如果十分是達到這個標準,或者幾分才是你認為達到的標準,而現在是幾分?”這中間就會開始有一些差距。有時候我會把第三個環節跟第四個環節做在一起,就是會讓他直接差距做出來,如果你不讓他做出來,就可以說出來,直接問他:“那件事情,你認為要做到幾分才能夠達到你的目標,成為人見人愛的講師,這樣的成果?”讓他先打分,在打分的同時,刺激他的右腦,讓他用彩色筆去畫分數,在那個輪子里面,畫滿把那一片1/8的內容,再去畫他覺得大概多少他可以滿意。也許8個或7個,有的可能會搞到十個。這些事情,給他一些滿意度,得分多少才能夠達到他的理想狀態。涂完之后,就問他第一個輪子,他有什么感覺和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都在這個環節發生,被教練者會發現,說“我只有兩分“或”我只有零分,我連做都沒做到,我要的是8分呢“。
這中間有些東西客戶其實是有領悟的。他可能會說“我怎么還有時間難過呢?我這些事情都還沒有準備呢,那我的目標怎么辦?”這個環節中,要教練要更多的引導,或幫他去察覺,就是要多問他“還有呢,是嗎?你的感覺怎么樣?你覺得還有什么可以做的?”所以我說有四大塊,是教練可以去幫助他在問題上,能夠再深度去挖掘背后的一些動機,跟正向的意圖。比如第一個“你找到現狀和目標的差距,差這些,你覺得我們要做什么,怎樣的努力才叫做才叫做你很努力了,你要做到什么樣的程度?怎么做?”或者你會觀察到,在這個環節當中,被教練者因為打的分數很低,所以他很可能立馬從高流明度的能量直接跳到低流明度的能量。這時教練要幫他賦能,幫他做激發。做激發前,一定要讓他先去抒發他的一些情緒,再幫他區分,很多事情,他看到的是一種感受,它不是一種事實,幫他區分中間他的差距在哪里?怎么改進?因為我們要做賦能,所以要讓他有希望,不能盤點完雙輪矩陣后說“算了,我不當講師了,講師離我太遠了,不可能的。”這種情況不能發生,我們要為他做激發。所以賦能,讓被教練者覺得他很棒,而不是教練很棒,讓他覺得他自己很棒。
第五個步驟要進入到第二個輪子,第二個輪子是什么呢,第二個輪子叫行動計劃,它里面必須要有時間軸。第一個輪子代表事情,當事情盤點出來,并判斷有必要去做的時候,就要開始做第二個輪子。第二個輪子,讓他思考,剛剛盤點出來的事情,理想和差距都有了。為了要做好這八件事,一個一個來想,未來的一周,或者是兩周或者是一個月,我們要做好這些事情,以達成我們的目標,我們要做哪些事?就是我們的行動要落實在哪些方向,所以一定還會再寫八件另外的行動方案。我們就舉當講師的這個例子,剛剛說到,他認為要去裝買衣服,或者是他的專業要提升。在這里我就問他說:“你怎么提升你的專業?你的專業提升到什么程度,你覺得才可以當一個被人家喜歡的優秀講師?”這中間我就會幫他賦能,我會說“我們逐步當一個讓別人喜歡的優秀講師好嗎?可能沒有辦法一蹴而就,可是我們可以逐步做。為了讓我們逐步做,我們在第二個輪子中的逐步做的第一步到底要做什么?專業這一塊要怎么累積?”當他跟我說,那我們去考證照,或者是去上版權課。類似這樣的答案就會出來。切記出來以后一定要有時間軸、要有檢核點。
第六個步驟,針對剛剛盤出來的八件、十件事,當然還要問他“還有呢?”想辦法把漏網之魚給挖出來。針對每一個行動,問他“你認為這個行動要達到多少分才會滿意,用顏色把第二個輪子涂,涂完后就會發現中間有差距,再問這個差距你準備怎么做?”為什么要讓他看到差距,如果差距很大,他知道自己要很努力的,這個是給他賦能。如果差距很小,代表他很快就可以達到,就代表他更有能力朝自己的目標前進。所以畫圖在平衡輪里,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讓他直觀地、有視覺感地刺激右腦,刺激欲望,讓他知道這件事情還差多少?給他行動時間的計劃表,他做起來會覺得更加的得心應手。
最后我們會請教被教練者,做完雙輪矩陣后,問他現在有什么感覺。或者你從一個小時的對話當中你學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觸是什么?通常他們就會就一個事情講很多。這時需要引導他們去一下,“還有呢,還有另外的什么”?不然有時候他一講感受就沒完沒了。所以通常會讓他們最少講三個感受,好的不好的都會說。
1、 確定目標,提問兩次目標,確認真正的目標是使不長樹目前最想要實現的那個價值目標,
2、 作第一個輪子的現狀評估時,要針對事情一個一個,還有呢,還有呢,問出來再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標注,幫助他,刺激右腦視覺,讓他在運作當中能夠更有整體思維。
3、 帶著第一輪的覺察,規劃、聚焦第二輪的行動計劃,用顏色激發他的行動計劃。
4、 第四個關鍵要點是,在第二輪想不出關鍵要點的時候,要到第一輪,有價值的行動計劃,再去提煉,帶著她回顧,回顧第一輪里有沒有漏網之魚,這些漏網之魚哪些是可以變城行動計劃的,
5、 第二輪的差距,要用不同顏色標注,最好兩個輪子進行比較,最后總結之前,帶著他去看這兩個輪子,有沒有漏網之魚沒有寫上去,整體去看這兩個輪子之后,問“有沒有要補充的?”多問“還有呢”,幫他去把零碎的東西,或者拼湊的,整合成條理化的思維。
6、 做平衡輪,常常會用到強有力的提問,和感受背后的事實,這是常常做到的。而富賦能也是常常要做到的,要鼓勵他,這樣他才會愿意去做。甚至我會讓她說,你承諾我,我給你發紅包,你做到了一定要告訴我,我們要檢核點。所以平衡輪這個工具一定要有檢核點,教練一定要給他檢核點,不然他回到自己的場域之后,睡了一覺起來,他忘了他要做什么?又陷在自己的負面能量里面,你要讓他覺得有希望在。
7、 以道育樹,發心很重要,初心在能量場域中留下痕跡。沒有說,但對方是能感受到的。所以在我的部分,一定要有利他的初心。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的收獲及反思:
1、老師對于雙輪矩陣的內容感悟很深,讓我再一次學習了雙輪矩陣是什么,怎么用,什么時候用;
2、場域的營造對于教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營造教練應有的場域,給了方法和標準;
3、改進點:接下來,我會將工具的使用用圖片、流程的方式進行呈現,以便更加簡單、清晰的幫助小伙伴進行工具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