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觀察員? 從來訪者身上收獲的的地方1. 面對自己的糾結與困境,仍然想讓自己積極向上。2? 來訪者一直在從自身出發,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的咨詢技術,還有心理素質都能有能力面對來訪者。3? 來訪者身上所具有的韌性這方面的能量特別大,也能接受和面對自身的這樣狀態,這樣自然的呈現也是最真實的。咨詢師? 1內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特別佩服,特別坦然地面對咨詢約練。2? 人的思維是跳躍式的,這會兒想到的東西,過一會兒有可能另一種想法,并不是說這個人搖擺不定,而是此時此刻的心境不一樣,感受不一樣的就會表達出來不一樣。3? 人性觀這方面的,特別是在實際咨詢過程中,來訪者的這個狀態是不可能照顧到咨詢師的,這就要求咨詢師不僅有過硬的咨詢技術技巧,更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也要有更強大的能量場Hold住這場咨詢,也可以理解為足夠的自信,咨詢師不僅能自助,還要能助人。所以說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是要有一個助人的角色適當的存在的,需要是因為咨詢師提升自己個人的綜合素質,既能讓咨訪關系很好的建立,也能實現雙專家模式,能很好地貼著來訪者,對來訪者保持,尊重未知,好奇,對自身來說是一種提升,對咨詢來說是一種敬畏和謙卑,這會兒突然就感覺咨詢師對自身心理素養特別高,原先就感覺重癥監護室的醫務工作者心理素質特別好,現在對咨詢師的心理素養莫名的崇拜和敬佩。
生活感悟? 再回過頭來感受一下早上發生的摩擦,老公希望我把筷子擺好,我希望他出來吃飯,而且盛好飯以后能及時吃,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對方,美其名曰為您好,都感覺特別委屈,我為您著想,還不落個好,這個好是他想要的嘛?如果是的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肯定不是他的好,是我們以為的他的好,強加給他的,那人家不領情也可以理解,咱也沒有領人家的情呀,所以溝通不暢兩敗俱,但不會上升到道德層面,覺得我在家休息了,你養活我虧了,我現在還沒花到你的錢呢,就開始煩我,那樣只會增加煩惱,更理性更客觀的看待生活中的摩擦,昨天約練收獲已經建構“道”實際生活,感謝昨天的約練,感謝生活中的摩擦,也感謝自己的覺察,更感謝建構之道的應用,這幾個環節都缺一不可,不僅讓自己的生活更真實,更主要的是自己切身的一種體會特別深刻。
12 觀察員? 初次唔談,來訪者會有所顧忌,沒有與咨詢師有更密切的碰撞,咨詢師及時感受到這種游離的狀態,接納來訪者的狀態,理解來訪者的心情,從來訪者的角度來看,平時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得相對安穩,盡管生活中有擔心,有焦慮,但一直在調整自己的狀態,也讓自己對咨詢有了重新的認識,來訪者改變的意愿是否強烈?她的語言語氣的快慢以及他想表達的情感,有咨詢師是否合拍?這都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所以說辦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讓自己對焦點的浸泡式學習,也能更客觀的看待了吧!